聽新聞
0:00 0:00

不同調?「狼醫平台」上線 醫師公會「7點呼籲設消滅時效」林靜儀回應了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狼醫平台首波公布6位醫師及1位醫事放射人員。(圖/翻攝自「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
狼醫平台首波公布6位醫師及1位醫事放射人員。(圖/翻攝自「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

醫師涉及性侵等性平事件頻傳,衛福部近日總算推出俗稱狼醫平台的「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醫師公會全聯會發布七大意見反對,包含應該設有消滅時效機制,並且否則不宜輕率採取停業或撤照處分。

該平台在衛福部醫事查詢系統中,正式名稱為「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目前除了醫師欄位外,也包括除了醫師,另外也包括藥事人員、醫事檢驗人員、護理人員、助產人員、營養師等;除顯示除該人員姓名外,也包括專科別、執業縣市、性別事件相關案件資訊等。目前已可查詢到6名狼醫與1放射師,其中3醫師仍執業中。衛福部長邱泰源本月14日在立法院承諾,將在8月下旬召開專家及法規會議,針對狼醫在調查期間是不是要馬上停職、以及判決確定後是否一律撤銷執照一事討論。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七點論述分別為:


一、資訊專區設立標準應公開透明


衛福部應明確揭示設立專區的法源依據與判斷標準,並以正式公文通知各醫事團體。不僅能讓全民了解資訊揭露的依據與範圍,也能讓被公開的醫事人員明確知道自己為何被列入專區。



二、應遵守法律保留與明確性原則

公開醫師相關資訊涉及醫師工作權、名譽權與個人資料保護,如未有明確法律授權,可能引發違憲疑慮。全聯會建議:資訊公開不宜以「狼醫平台」等簡略、易致標籤化的稱呼呈現,而應以精確的分類檢索方式,由使用者依主題搜尋,而非概括式整合,避免誤導。平台應設立消滅時效機制。重大案件可依一定期間後下架,較輕微者則應更短期內移除,而不宜永久保留,以兼顧公益性與當事人權益。

三、資訊揭露須符合法律比例原則與平等原則

目前設立資訊專區並非僅限於醫事人員,但能夠讓全民直接查詢的職業仍屬少數。事實上,各行各業都可能在特定情境下對民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帶來出乎意料的傷害。因此,若僅針對特定職業公開資訊,容易引發比例與平等上的疑慮。

全聯會建議,政府在規劃資訊揭露制度時,應以促進整體社會和諧為前提,審慎檢視:那些職業類別確有必要揭露、揭露的範圍與層級應如何區分,以極如何確保揭露措施符合比例原則與平等原則,同時兼顧社會整體公平性與和諧。

四、落實性平三法,強化雇主與主管機關責任

回歸《性別平等工作法》、《性別平等教育法》與《性騷擾防治法》性平三法規範,只要確實落實性平三法之規範,相關停職措施即可具備法源依據,不致成為「與法無據」之作為,也能兼顧受害人權益與當事人程序保障。

五、政府與地方機關應積極面對性平事件

除衛福部應積極推動外,各縣市的衛生局、社會局處、性平委員會,以及醫師懲戒委員會或其他醫事人員懲戒委員會,均應主動面對性平事件,並以積極態度快速處理各類案件。此舉不僅能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讓民眾安心,也能展現政府捍衛性平的決心。

全聯會建議 加強性平教育與宣導,提升醫療機構與專業人員的敏感度與自律;健全通報機制,確保事件能被即時發現與處理; 統計資訊應定期公開。

六、已公開案件應重新檢討並建立補救機制

衛福部應審慎檢視是否均採取一致的判斷標準。倘若發現其中有案件並不符合被公開之條件,應立即檢討相關內容,並及時更正。若政府公開資訊已對當事人造成不當傷害,衛福部除應檢討制度缺失外,也應建立補救或補償機制,提出具體方法回復當事人權益。

七、停業或撤照處分須依法進行,避免恣意擴張

醫師是否於調查中先行停業,或於一定調查程序後撤銷執照,確有其必要討論空間。全聯會認為,除非已有重大且具體事證顯示其行為具反覆性、並造成嚴重傷害,否則不宜輕率採取停業或撤照處分。此外,政府在處理時應依法,不得恣意擴大法律的適用範圍。

對此,衛福次長林靜儀昨晚在臉書發文回應,表示醫師公會發生呼籲醫事人員查詢系統的性平事件資料應有「消滅時效機制」;其實依照法律的懲罰與矯正精神,本來就是希望懲罰之後當事人可以改變行為、不再犯錯。畢竟我們期待的是改過自新,而不是永世不得超生;連法律也都有設定不同犯罪行為的刑期,刑期結束就不再是犯罪者。

她說,仔細看醫師法25條,除了第二項明訂要「經判決確定」之外,其他都是由專業團體內部認為在「業務上」已經有不正當、不適當、重複過失行為,就可以啟動懲戒,不用等到衛生主管機關來介入專業團體內的專業裁量。直言「醫界需要一起建立團體內部機制,強化相關法律觀念,落實應有的專業倫理,才能建立我們的專業尊嚴。」

#祝你健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