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黃韻璇報導
大罷免結束後,有許多人馬後砲喊「幹嘛大罷免?當時精準罷免就好了」。(圖/罷免團體提供)核三重啟公投案、大罷免昨(23)日正式落幕,核三公投部分雖然同意票有434萬餘票,但最終仍未能達到500萬523張的門檻,宣告該案被否決;7藍委罷免案則是全數遭否決。針對投票結果,許多人討論認為「如果當時精準罷免就好了,起碼可以罷掉幾個」,陽明交大法律學者林志潔認為,這樣的說法「不但除去了事情發展的脈絡,更模糊了引發整個罷免活動的原因」。
林志潔昨(23)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提到有後見之明者說:「民團幹嘛要大罷免啊,如果當時精準罷免就好了,起碼可以罷掉幾個!」對此,林志潔直言,這樣過於簡單的評論,不但除去了事情發展的脈絡,更模糊了引發整個罷免活動的原因。
林志潔回顧今年初,因為藍白立委立法自肥,將罷免自己的門檻調高調難,要求所有罷免連署提議均要檢附身份證,再加上憲法訴訟法也被亂修,民眾擔心不合理的罷免門檻因憲法法庭被癱瘓,之後無法釋憲成功,未來難以提出罷免案,於是各區域都拼命趕在今年過年時收罷免提議連署,為的是能夠適用舊法的規定。「簡言之,國民黨立委之所以遭遇全面大規模的罷免,實在是自食亂修法的結果。」
林志潔表示,對民團來說,之所以開啟罷免行動,是為了搶在新法生效前能適用舊法,也正因為民氣可用,第一階段雖然時間緊迫,但全部達標。到了第二階才是真的挑戰,60天內要投票人數的10%真的很多很多,幾乎所有罷團都收到筋疲力盡,氣力散盡,這只有經歷過才知道有多困難。
林志潔直言,罷團在二階交出達標連署書的那一刻,已經完成了使命。是因為所有志工的拼命,才有三階投票的機會。至於組織動員、綁樁固票催票,這已是選舉,超越了罷團的能力。
最後林志潔喊話,「希望823選區的志工朋友們不要傷心,大家已經全力以赴,打過一場美好的仗,堅持到最後一刻。請大家好好休息,保護台灣的戰爭還需要我們,謝謝台灣的民主,給了我們展現公民的力量的機會,我們的努力,也體現了自由民主的可貴,感謝每一位為守護民主無私奉獻的夥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