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才教會就走人!3成員工半年就跑光 90%企業遇上人才培育困境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104調查顯示,2024年企業平均招募天數再創新高,主管職甚至要等近80天,顯示人力市場緊張,招募壓力空前,招到人卻留不住!新人快閃潮延燒,六個月內離職者占比超過三成,服務業與電子資訊業最為嚴重,六個月留任率雙雙跌破七成。(示意圖/PIXABAY)
104調查顯示,2024年企業平均招募天數再創新高,主管職甚至要等近80天,顯示人力市場緊張,招募壓力空前,招到人卻留不住!新人快閃潮延燒,六個月內離職者占比超過三成,服務業與電子資訊業最為嚴重,六個月留任率雙雙跌破七成。(示意圖/PIXABAY)

台灣職場「缺工潮」持續延燒,企業在人力招募與留才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104人力銀行日前公布《2025人資F.B.I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企業要找到合適人才愈來愈困難,平均要花上60.3天才能招到一名員工,比2023年又多出5.9天;即便好不容易找到新人,卻也有超過3成不到半年便選擇離職,六個月留任率僅65.4%,創下新低。調查更進一步指出,即使愈來愈多企業投入人才培育,但員工自主參與學習的意願偏低,也成為新時代人資的棘手難題。

報告點出三大現象。首先,在招募難度方面,2024年企業平均需要53.4天才能找到一名非主管職員工,而若是主管職則更長達77.9天,整體平均招募時間達到60.3天。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分析,這樣的延宕代表傳統招募手法已難應付當前的人才市場。為了縮短找人時間,他建議企業可以善用「三大策略」:包括開放中高齡人才與僑外生等多元用人方案,能讓平均招募天數縮短逾兩成;經營雇主品牌,讓求職者對公司有認同與嚮往,平均可縮短招募期10.8天;再搭配AI工具,例如用人工智慧輔助撰寫職缺內容,或透過履歷數據分析精準推薦候選人,能顯著減少人資在初篩階段的耗時。

然而,招到人之後,能不能留住人,則是另一大考驗。根據調查,新人「快閃」現象以電子資訊業與服務業最嚴重。電子資訊業的6個月留任率,從2023年的72.5%驟降至2024年的66.2%;服務業更從67.5%跌到59.3%,等於每10位新進員工,就有4位半年內離職。鍾文雄指出,這種狀況意味著新人對於工作內容或環境不滿意,因此企業若要改善留任率,可以先從「透明化」做起,清楚揭露薪資與工作條件,避免期望落差。同時,也能透過「性格測驗」找出價值觀契合的求職者。數據顯示,有實施性格測驗的企業,新人半年內的留任率比沒有實施的企業高出10個百分點。再者,完善的新人訓練制度、專屬導師(Mentor)協助,以及主管定期關懷與回饋,都能幫助新人更快適應,並從小任務中獲得成就感。

第三大挑戰則來自「人才培育」。報告顯示,2024年已有73.3%的企業進行人才培育,但高達90.8%遇到問題,最普遍的就是員工缺乏自主參與意願。許多公司雖然提供課程,但因與升遷、加薪或績效表現未直接掛鉤,員工往往興趣缺缺。更令人頭痛的是,一些重點培育的員工在獲得技能後反而選擇離職,讓企業投資打了水漂。鍾文雄建議,若要提高培育的效益,企業必須設計「短期可見成效、長期可持續」的課程,並把培育成果與職涯發展緊密連動,讓員工感受到投入學習會帶來切實的回報。

除了上述挑戰,調查也發現AI正逐漸成為人資作業的重要助力。過去兩年,有36.5%的企業已經在招募或人事流程中使用過AI工具,其中超過半數(53.2%)用來撰寫職缺內容,40.5%則使用聊天機器人回覆員工問題。這顯示,AI不僅能減少重複性行政工作,也能協助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更加精準與高效。

104人力銀行已連續14年發布《人資F.B.I調查報告》,F.B.I代表「Frustration困境、Belonging歸屬感、Insight/Inference洞察與推論」,今年調查共回收1119份企業人資與主管有效樣本,抽樣誤差在±2.8%之內。完整報告可於104官網下載。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0825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