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老娘不幹了!被奧客燙傷大拇指 逃離血汗餐飲她翻身10天大賺3萬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龔小姐回憶牛排館工作經驗,曾因客訴被滾燙鐵板推傷,手指起水泡仍得上班,從國中就投入餐飲打工的龔小姐,歷經早餐店、速食店等,直言環境勞累又低薪,離開餐飲業後,龔小姐轉行投身展場活動工作,至今累積3年經驗,自由接案更有彈性,她說展場時薪平均超過400元,「10天就能賺3萬」,比起餐飲工時短、收入穩定。(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龔小姐回憶牛排館工作經驗,曾因客訴被滾燙鐵板推傷,手指起水泡仍得上班,從國中就投入餐飲打工的龔小姐,歷經早餐店、速食店等,直言環境勞累又低薪,離開餐飲業後,龔小姐轉行投身展場活動工作,至今累積3年經驗,自由接案更有彈性,她說展場時薪平均超過400元,「10天就能賺3萬」,比起餐飲工時短、收入穩定。(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10天就能賺3萬元,為什麼還要回去餐飲業受氣?」24歲的龔小姐,幾乎從國中時期就浸泡在餐飲業中。從牛排館、早餐店到速食店、簡餐店,幾乎所有常見的餐飲工作她都歷練過。然而,這段看似充滿經驗的歷程,卻讓她更早意識到,餐飲業對年輕世代的吸引力正在快速流失。

24歲的龔小姐,從國中開始就在餐飲業打工,經歷過牛排館、早餐店、速食店、簡餐店。多年來她看盡不少餐飲辛酸,其中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牛排館外場服務時,因為客人不滿兩份沙朗形狀不同,找她來質問,還把高溫滾燙的鐵板推向她,導致她的大拇指起水泡。她苦笑回憶,店家當時只給了燙傷藥膏,最後還是只能忍痛繼續上班。這段經歷成為她離開餐飲業的轉捩點。

其實,龔小姐的家庭也曾經營過西餐廳、自助餐店。2020年疫情前,她的父親在臺北市吳興街開自助餐店,光租金就要5萬,還要請5名員工,前期生意不錯,但後期因為租金,加上員工流動率高等壓力,最終只好收掉。她坦言,親身經歷讓自己更清楚餐飲業環境惡劣,尤其「缺工」幾乎成了所有的店家的共同困境。

離開餐飲業後,龔小姐轉向展場活動工作,擔任 SG(Show Girl)與PG(Promoter),至今超過3年。她認為,餐飲業要排班,且工時長,薪資低,又會被奧客欺負,不如可自由接案的短期高薪展場工作,在展場中能接觸到多元類型的人事物,不像餐飲業高重複性的工作內容。

「對照餐飲業平均時薪190元,展場活動薪資直接翻倍,做10天就有3萬」龔小姐說,展場活動雖然有淡旺季,月收入在3萬到6萬不等,但待遇與工作環境都優於餐飲業,讓她不再考慮回鍋。她直言,只要條件不改善,缺工只會越來越嚴重。

龔小姐的心聲,與調查數據相互呼應。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最新調查,68.3%的餐飲業者正承受缺工壓力,其中超過7成(73.7%)認為,大型餐飲集團更容易徵到人,主要仰賴品牌光環、資金雄厚與完整福利。但多數中小型業者卻苦於難以補齊人力。調查顯示,餐飲業正職平均月薪僅34,830元,計時工讀時薪約196元,月薪超過4萬元的僅占1成,反倒有逾14%的員工月薪不到3萬元,顯見低薪問題相當嚴重。

缺工原因也十分明確,業者認為來自年輕人就業意向改變、少子化、工時過長、假日輪班,以及薪資缺乏競爭力。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指出,餐飲業「低薪、長工時、高流動」的結構性問題多年未解,再加上最低工資可能再度調漲,勢必進一步壓縮業者利潤,最後恐轉嫁到物價,形成惡性循環。

餐飲品牌也積極嘗試突圍。樂多多集團品牌經理徐家瑜表示,為了留住年輕人,公司提供滿一年即享海外旅遊補助,並計畫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甚至北美展店,甚至考慮辦理海外徵才說明會,吸引優秀新血接受培訓後前進國際舞台。

主計總處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住宿餐飲業經常性薪資僅35,001元,為全行業最低。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則強調,目前資料庫中有逾13萬筆餐飲相關工作機會,但求職者卻「有缺口無意願」,業者只能縮短營業時間、增加計時人力、聘用二度就業婦女或引進自動化服務因應。

龔小姐選擇轉行,正是年輕世代對餐飲業現實的反映。當低薪、長工時與惡劣勞動條件無法改善,更多人將用腳投票,離開這個產業,缺工問題恐怕會隨著時間愈演愈烈。

#1111人力銀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