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美國政府取得英特爾10%股權。(圖/資料照)英特爾(Intel)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28日於一場投資人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已於週三晚間收到美國政府提供的57億美元現金(約台幣1844億元),作為白宮與英特爾達成協議的一部分,換取美方取得英特爾10%股權。這筆交易由總統川普主導,目的在於鼓勵英特爾保有對其晶圓代工事業的主控權。
根據路透社報導,辛斯納指出,作為協議內容之一,美方還取得額外5%的認股權證(warrant),僅當英特爾持有晶圓代工部門股權比例降至51%以下時方可行使。不過他表示:「我不認為我們會將持股降至50%以下,所以我預期這項認股權證最終會失效。」
對此,美國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則於同日表示,該協議仍由商務部進行最後協商,細節尚未完全敲定,「目前仍處於細節處理階段,例如『點i、劃t』的程序都還在進行中。」英特爾對此並未發表評論。
英特爾總部位於加州聖塔克拉拉,該公司本月稍早也自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獲得20億美元股權投資,並宣示將裁員至7萬5千人,以配合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推動的公司轉型計畫。陳立武上任後積極切割非核心業務,並尋找大型客戶強化代工事業。
為強化晶圓代工與設計業務的區隔,英特爾已將代工事業獨立管理,並設立專責董事會。該部門未來若引進外部投資者,英特爾傾向選擇「策略型投資人」而非單純財務型投資人,不過辛斯納強調,相關計畫仍距離實現有「數年之遠」。
英特爾今年7月曾透露,旗下代工事業的未來取決於是否能取得一個大客戶,為其次世代製程「14A」提供穩定訂單。若未達成目標,英特爾不排除退出代工業務。
辛斯納也在會上淡化外界對代工業務風險的擔憂,強調公司仍致力於在明年爭取大客戶,同時維持財務紀律,確保新技術投資具備足夠報酬率。他直言,若14A製程僅供內部使用,投資規模將過於龐大,難以為股東帶來適當報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