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桃園報導
台北比佛利一凶宅法拍,直到區域均價約35折仍無人出手,推測與「地層下陷」傳聞有關。(圖/翻攝Google Maps)桃園楊梅區社區「台北比佛利」一法拍屋去年流標3次都無人投標,進入應買程序後才有人出手。法院筆錄載有發生非自然死亡事件(凶宅),不過,專家推測,流標多次或許與「地層下陷傳聞」有關。
據法拍資料,該案位於楊梅「台北比佛利曼哈頓區」,總坪數12.51坪,2024年6~8月拍賣三次,總價從207萬一路降至132萬,等於1坪只剩10.59萬,全都流標,最終進入「應買程序」才有人出手。
桃園楊梅區台北比佛利社區凶宅法拍公開資訊。(圖/寬頻房訊提供)凶宅外、曾傳地層下陷
法院筆錄指出,該案未見壁癌、漏水等情形,但久未有人居住,天花板壁紙脫落,惟楊梅分局112年12月12日函文曾指出,該建物有非自然死亡事件。
另,法院筆錄未曾提及之事,「大台北比佛利社區」2009年曾因地層下陷問題多次上社會新聞,持續10餘年未見改善,2千餘戶早已出現程度不一圍牆坍塌、地面陷落,且問題逐年加劇,而建商早已人去樓空,只靠公所、民代等持續向政府爭取修繕經費。
市府監測數據無地層下陷反應
雖然區域有傳出地層下陷情事,但在地房仲則指出,「2009年確實有傳出此事,但近年就沒有再傳,原因不得而知。」
桃園市建管處向《三立新聞網》表示,「維護建物屬所有權人義務,但市府為維護市民居住安全,2010年就已在該社區多處裝設監測儀器,10多年來皆未發現數據異常情形。」
地層下陷謬聞自然人撿漏成功?
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表示,該戶3拍流拍後進入應買階段,2024年12月有自然人出手承接,以楊梅房屋均價約28萬來說,該案等於打了約35折,其價格之低,並非只有流標、凶宅等因素。
他進一步分析,該案雖是凶宅,但畢竟只是心理層面影響,但地層下陷傳言,卻可直接威脅到生命安全,估計與35折投資人仍卻步有關。至於後來應買程序有人出手,徐華辰推測,「或許已掌握無地層下陷情事資訊,又或者看中未來都更潛力,也可能是打算投資出租獲取高投報率,這就無從得知。」
應買程序是什麼?
關於該案進入「應買程序」才賣出,徐華辰也特別說明,當不動產經過三次拍賣仍流標後,法院會公告讓有意購買者在三個月內,以第三次拍賣的底價直接提出應買意願,優先順序以法院收到聲請應買狀的時間先後決定,而非以出價高低。民眾想找應買物件,可以到司法院法拍查詢系統去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