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走讀事件:藍營聲量暴衝與黃國昌的新北夢

文/聲量看政治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8/30糾眾「走讀」行動在總統府前爆發激烈衝突,黃國昌被拍到疑似勒警,八名員警掛彩送醫,事件迅速引爆社會輿論。

民眾黨「走讀」,黃國昌疑似勒執勤員警的脖子。(圖/翻攝畫面)
民眾黨「走讀」,黃國昌疑似勒執勤員警的脖子。(圖/翻攝畫面)

然而,觀察YT直播平台上的聲量變化,卻是泛藍群眾的聲量影響全面暴衝,很明顯的,泛藍支持者把黃國昌視為「敢衝敢嗆」的替代英雄(當然,也有不少泛藍也是看好戲)。

或許,這場原本屬於小草自以為能營救阿北的抗爭,不僅引發藍營群眾情緒投射,也暗暗牽動國民黨版圖與2026新北市長選戰的前哨戰。

觀察YT直播平台上的聲量變化,卻是泛藍群眾的聲量影響全面暴衝,很明顯的,泛藍支持者把黃國昌視為「敢衝敢嗆」的替代英雄(當然,也有不少泛藍也是看好戲)。(圖/聲量看政治)
觀察YT直播平台上的聲量變化,卻是泛藍群眾的聲量影響全面暴衝,很明顯的,泛藍支持者把黃國昌視為「敢衝敢嗆」的替代英雄(當然,也有不少泛藍也是看好戲)。(圖/聲量看政治)

一、藍營收割聲量的矛盾

上週六這場的所謂走讀衝突,表面上是民眾黨的街頭行動,但最終卻是泛藍的YT陣營受益最多。

藍營長期經營的直播體系,把衝突畫面轉換成對綠營政府的攻擊彈藥,群眾一湧入,藍線聲量就瞬間暴衝。這讓國民黨看似坐收漁翁之利,彷彿自己也是這場抗爭的一份子。

然而,這種收割其實暗藏危機。因為事件的主角是黃國昌。當藍營觀眾把怒火投射在他的身上時,國民黨的角色變成了「#跟著沾光」。這對一個大黨來說,是尷尬的依附,而非真正的主導。

換句話說,泛藍雖然短期在這件事情上製造了聲量,但因為議題主導不是泛藍自己,反而可能在長期被黃國昌搶走舞台。

二、黃國昌的「#替代英雄」效應

黃國昌雖然是民眾黨主席,但他最近這一年以來在藍營群眾中的形象卻一直在創造替代效果。因為他「看起來」敢嗆、敢衝,這些特質在部分藍營觀眾眼裡,已經被黃國昌激起激情。於是,泛藍的直播聲量焦點落在了黃國昌身上。

這種替代英雄效應,對國民黨是把雙面刃。

短期來說,它能吸引藍營支持者的關注;但長期來說,它會讓支持者開始比較,「除了徐巧芯、王鴻薇,國民黨跟黃國昌一樣嗎?」進一步侵蝕國民黨的領導權威。

因此,走讀事件不只是聲量衝擊,而是國民黨必須面對的潛在挑戰,如何不讓黃國昌成為真正的「藍營精神領袖」。過幾天,可能就換國民黨的人開始發作?

三、2026新北市長的暗潮

黃國昌的真實盤算,恐怕是鎖定2026的新北市長選舉。這場走讀事件,剛好提供他展現「街頭能量」與「敢衝形象」的舞台,尤其對泛藍支持者的吸引力,正好鋪路未來跨藍白選票的可能(雖然我覺得很難)。

國民黨在新北原本有穩固的基盤,但若黃國昌能藉這次事件,把藍營基層對民進黨的不滿吸收進來,就可能對國民黨的提名者形成強烈威脅。這也是為什麼藍線聲量暴衝,對國民黨並非全然利多。

國民黨若忽視這點,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最忠誠的選民情緒,推向一個潛在對手。黃國昌的野心,已經不只是衝撞體制,而是搶奪藍營的地盤。

藍營的聲量困境

走讀事件凸顯一個吊詭:國民黨看似收割了反民進黨的聲量,卻可能成為黃國昌的墊腳石。藍營支持者因為直播效應,把激情投注在國昌身上,反而強化了他的政治能見度。若2026新北市長真成為黃國昌的目標,國民黨將首當其衝。

對國民黨而言,危機在於,李四川與黃國昌在泛藍眼裡,是否被創造了差異?走讀事件不只是一次街頭衝突,對國民黨來說,黃國昌的聲量越高,可能也是危機。

真正的問題是,國民黨能否在黃國昌的情緒裡意識到自己正在自失立場?還是只能看著黃國昌在藍營的舞台上,逐步把聲量慢慢送過去?

外稿
#聲量看政治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