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開庭1貓膩!柯文哲交保希望恐落空 最可能時間點曝光

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

外界多數推估,柯文哲於10月1日獲交保的機率大,但開庭時一狀況恐怕仍有變數。(資料照/記者鄭孟晃攝影)
▲外界多數推估,柯文哲於10月1日獲交保的機率大,但開庭時一狀況恐怕仍有變數。(資料照/記者鄭孟晃攝影)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政治獻金侵占案,4日針對柯文哲及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聲請具保停押部分,召開訊問庭,訊後柯、應2人還押看守所。由於2人的羈押期於10月1日期滿,加上審判長曾表示,不是所有證人都問完羈押必要才會消滅,讓外界預估交保機率不小。不過,此次開庭,合議庭聽完檢、辯及當事人陳述後就退庭,沒有按一般慣例,詢問被告能拿出多少錢交保,加上包括柯文哲自己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都還未以證人身份作證,10月1日前能否如願離開看守所,看來仍有變數。

2日開庭時,柯文哲的委任律師表示,最後一位證人詰問完畢是10月31日,調動庭期提前沒有意義。審判長江俊彥因此表示,不是所有證人都詰問完畢,羈押必要性才消滅,而是重要證人是否已問完。

此次開庭,審判長表示,柯文哲、應曉薇的羈押期滿為10月1日,檢、辯雙方的陳述,可以就4日到10月1日間預計詰問證人的狀況,列入是否有羈押必要到依據。至於是否開完庭就裁定交保或延押,合議庭會依訴訟狀況,視適當時機裁「不一定今日裁定」。而在一上午的庭訊後,合議庭評議結果「今日不諭知裁定結果」。但到底會在10月1日前哪一天公布,合議庭沒給答案。

按一般實務經驗,開庭訊問是否交保或羈押,法官多會詢問被告能拿出多少錢交保。以沈慶京為例,7月間開庭時,法官原本當庭提出1億元現金保、2億元人保條件,但因沈慶京始終找不到符合條件的人保,因此再次開庭時,法官提出降低現金保金,加強科技監控的方案。最終法官裁定沈慶京需提出1億8000萬元保證金,限制出境出海,需接受電子腳鐐加上個案手機監控2種科技監控方式。

整個過程,法官與沈慶京的律師討論,也會詢問檢察官的意見,但此次柯文哲、應曉薇的訊問庭,法官一句能拿出多少錢交保的問題都沒問,評議結果也是「今日不諭知裁定結果」,似乎已有定案。

至於接下來的庭期,9月16日將傳喚李文宗作證、23日傳喚李文宗的妹妹,木可公關董事長李文娟。10月2日傳喚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前局長黃景茂作證,還有沈慶京、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也尚未被以證人身份傳喚作證,10月7日換柯文哲以證人身份作證。檢方認為,這些都是重要證人,都還未作證完,仍有羈押必要。

不過,柯文哲於10月7日就會被告身分轉換為證人身分作證,等於與其他證人勾串的可能性將大幅降低。審判長也多次重申,合議庭始終都會依審理進度,檢視有沒有羈押必要性。意即不是非得羈押期滿才有機會放人,而是隨時都有機會。

#柯文哲涉案遭收押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