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柯文哲官司3個月後掀牌 司法攻防爭點一次看

圖、文/鏡週刊

柯文哲(左)交保雖被規定不得接觸證人,但並未遭限制人身、言論自由,白營不排除建議柯到各地開講,凝聚支持者,也親訴遭司法迫害過程。(圖/鏡報李智為)
柯文哲(左)交保雖被規定不得接觸證人,但並未遭限制人身、言論自由,白營不排除建議柯到各地開講,凝聚支持者,也親訴遭司法迫害過程。(圖/鏡報李智為)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獲7千萬元交保,白營士氣大振,不過,他能否成功重返政壇、乃至於登記參選發揮政治影響力,交保後的第一個關鍵戰役,就是未來三個月內的司法攻防。

柯獲交保後,京華城行收賄案審理也進入尾聲,9日預計傳喚都委會前委員徐國城,11日針對政治獻金弊案預計傳喚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及木可公司員工李婉萱作證,尚未傳喚詰問的證人共有黃珊珊等24人,預計11月4日詰問完畢,12月11日全案開始辯論,最快12月24日辯論終結並訂出宣判日期。

京華城案預料將針對三爭點攻防,一是京華城當年與台北市府訴訟時卻獲准將陳情案送都委會研議是否合法,二是讓京華城比照都更獲二十%容積率是否合法,三則是柯文哲是否收賄;至於政治獻金案則將針對柯文哲在市長室收「謝國樑200」等現金是否侵占政治獻金及用木可公司募款,以及把政治獻金給兒子柯傅堯買股票等行為是否違反政治獻金法規範,展開證人詰問。

京華城案容積率部分,檢察官認為,經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等證人出庭後,已可證明柯與彭等共犯在與京華城訴訟中,2020年2月先是柯與沈慶京在市長室密會,接著在同年3月10日柯與應曉薇便當會後,違法讓京華城的陳情轉研議,同年7月台北市政府獲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勝訴後,竟違法由被告邵琇珮以「方案四」創設違法的20%獎勵容積,讓京華城取得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認定台北市府不需給予的12萬284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方案。

京華城案金流部分,檢察官認為,210萬元的假政治獻金、USB行動硬碟上記載「小沈1500」、柯曾傳訊黃珊珊「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以及經手「謝國樑200」的邱佩琳證詞,這些數字所代表的錢,均可證明柯文哲收賄,對於京華城案諸多爭點,法院預計9月25日詰問沈慶京、10月7日詰問柯文哲。

★《鏡週刊》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封面故事/交保重返政壇衝擊藍綠 柯文哲參選再戰劇本曝光
柯文哲下一步/交保後下一步衝擊藍綠 柯文哲參選再戰劇本曝光
柯文哲下一步1/揭柯文哲再戰總統2條件 不必等到官司定讞

外稿
#柯文哲涉案獲交保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