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藍白強修財劃法「15縣市成苦主」連朱立倫都認瑕疵 爭議一次看

記者林瑞恩/台北報導

藍白主導財劃修法,卻造成部分縣市財政問題。(示意圖/資料照)
藍白主導財劃修法,卻造成部分縣市財政問題。(示意圖/資料照)

藍白陣營聯手推動《財劃法》修法,通過當下更有藍委歡天喜地,在立法院手舞足蹈。尷尬的是,實際試算並公布數字後,發現公式大出包,離島與雲林等縣市分配款,出現不增反減的現象,與當初要縮減城鄉差距的目的產生矛盾。10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坦言,修法過程中確實出現瑕疵,分母出現問題,藍營方面串連15縣市首長共同召開記者會發聲;綠營方面也有多位立委對此提出質疑。關於這一連串財劃法之亂,《三立新聞網》為您彙整最新資訊與各方說法。

《財劃法》是什麼?

《財劃法》全名《財政收支劃分法》,概念歷史悠久,近一次大改革為1999年,當時遇到精省的歷史事件,奠定類似現在的版本後,執行20餘年。簡單來說,就是一套規定全國收入如何分配給中央、直轄市、縣市和鄉鎮及縣轄市等各級政府的法律。不過從精省之後,又歷經直轄市升格等等變動,是否符合當今需求,掀起許多討論。

藍白主導修法卻造成各縣市分配不均

財政部公布115年度統籌分配款後,部分縣市因分配金額多寡,表達強烈不滿。舉例來說,台北市可獲1149.2億元最多,人均4.6萬元;但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人均卻僅有2.4萬元。此外,有10個縣市認為獲配數低於預期,像是基隆市少了2億元、新竹縣少7億元、彰化縣少7億元、雲林縣少27億元、嘉義縣少6億元、嘉義市少2億元、花蓮少14億元。本來資源就相對缺乏的離島更是重創,連江縣從原先33億縮水成7.2億元,衝擊可見一般。

不只是縣市分配不均爭議,原本修法目的之一,是希望中央多撥約4000億元財源給予地方,卻因諸多錯誤,導致近350億元統籌分配稅款發不下來,反陷入一個「中央想給,地方卻拿不到」的狀況。

事實上,行政院早已發現異狀,對此提出覆議,但旋即被藍白以人數優勢否決。財政部公布數字後,部分縣市發現財務縮水才再度引發討論,掀起政治攻防。

朱立倫認了「公式有瑕疵​、分母有誤」

朱立倫中常會上坦言,不能否認地,過程中確實出現公式設計上的瑕疵,分母有問題,財政部應儘速以正確公式重新試算,將目前無法分配的345億元重新分配給各縣市,並提供作為各縣市政府下一年度編列預算、送交議會審查的重要參考。

朱立倫表示,只要解決345億元,基本上大部分問題都解決了。分母誤差也應由行政院另行提出修法,送交立法院審議。新版《財劃法》在大方向上完全沒有問題,將中央獲得的財源從原本的75%調降為66%;而直轄市獲得的比例相對下降,有助於減少城鄉差距,重新創造一個公平的分配環境。

藍白縣市首長大串聯,他們怎麼說?

15縣市長大串連,包含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台中市長盧秀燕、基隆市長謝國樑、新竹市長邱臣遠、苗栗縣長鍾東錦、新竹縣長楊文科、南投縣長許淑華、彰化縣長王惠美、雲林縣長張麗善、嘉義市長黃敏惠、花蓮縣長徐榛蔚、台東縣長饒慶鈴。

盧秀燕表示,誠懇呼籲中央政府以民為本、以民為念,和全台灣22個地方縣市政府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顧民生、拚經濟、做建設。中央藉補助地方預算的生死大權,修理刁難各地方縣市政府,大砍補助款,已經影響地方施政。

她也說,中央不該集權、集錢,不該藉由補助款杯葛地方政府施政,這是不道德的。地方政府做得好,中央才會好,國家才會好,大家要一起努力。

蔣萬安表示,站出來是要地方包圍中央、爭取地方自治的主體性,讓地方不要處處看中央的臉色,也是為了攸關民生的預算發聲。財劃法修正就是要改變「大中央、小地方」的型態,讓地方政府能有更合理的預算規模照顧民眾,呼籲總統賴清德與閣揆卓榮泰能到地方聽取民眾聲音、苦民所苦。

侯友宜表示,依照現行統籌分配稅款計算方式,新北市人均預算依舊是全國最低,但新北市的立場始終如一,「不求多,只求公平。」

蔣萬安,盧秀燕,侯友宜等藍營首長大串聯。(圖/記者楊士誼攝影)
蔣萬安,盧秀燕,侯友宜等藍營首長大串聯。(圖/記者楊士誼攝影)

15人更發布聯合聲明,全文如下:

行政院自今年5月違法刪減各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後,陸續又刪減114、115年度社福、教育、捷運等該給各地方的計畫型補助款;8月又留有345億元統籌分配款未分配,8月底行政院又修正新版補助辦法,更將一般性補助款改為不透明的申請制,且未依法保障各地方政府獲配一般性補助款「不少於修法前」,讓地方政府深感財政壓力與施政衝擊非同小可,為了守護建設與民生服務,特此發表聯合聲明。

民主進步黨透過社群平台,還原修法時間軸說道:

2024.11.06:立法院財政委會審查財劃法修正草案,國民黨團祭出「一級甲動」,在陳玉珍擔任主席宣布開會後,只花「3分鐘」就宣布財劃法修法審查完竣,送出委員會。

2024.12.20:法案協商不成後,藍白兩黨深夜舉手表決三讀闖關通過財劃法修法,最致命的是,再修正動議 當晚表決時才提出,也就是所有立委和行政部門,都是「當晚才知道最終的修法版本」。

2024.12.23:行政院研究完新版財劃法,發現問題重重,正式舉行記者會,指出「新版財劃法不只危及各級政府財政穩健,更會阻礙國家均衡發展」。

2025.02.27:行政院移請立法院覆議財劃法,並明確指出新版財劃法有「大幅削減中央財源」、「擴大城鄉差距」、「分配公式內容矛盾」等諸多問題,根本難以施行。

2025.03.12:藍白不理會行政院與民進黨團勸告,挾人數優勢,聯手否決財劃法覆議案。

民進黨說道,很明顯,造成眼前困難,甚至讓連江縣「統籌分配款倒退嚕」的,就是國民黨和民眾黨!

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於民進黨直播節目《午青LIVE》中表示,當時修法通過藍白歡天喜地,事後大出包。盧秀燕有空與蔣萬安等縣市長開會,不如找藍白立委去惡補數學課。因為財劃法出大包的肇因,就是當初惡修財劃法時,不在委員會討論,又搞黑箱再修正動議。關鍵的財劃法第16-1條,分母寫錯,離島寫成全國、本島也寫成全國。立法院自己修法,出事卻怪行政院,毫無邏輯可言。

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在《午青LIVE》指出,盧秀燕與其找縣市長開會,不如找藍白立委去上數學課。(圖/翻攝自民主進步黨YouTube頻道)
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在《午青LIVE》指出,盧秀燕與其找縣市長開會,不如找藍白立委去上數學課。(圖/翻攝自民主進步黨YouTube頻道)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點出財劃法存在三大問題:

1.20多年沒修的法律,因為各地方難以溝通、妥協,大家也希望爭取更多財源,因此難以平衡。但藍白直接將中央的錢強行給地方,完全不考慮地方感受,沒有經過溝通,「照理說這必須在委員會跟院會詳細溝通,藍白卻在半小時內丟出修正動議,直接強行通過,導致財劃法錯誤百出」。

2.過去撥預算時,一定會聽主計或財政單位的意見,但藍白卻不聽,導致分子、分母,甚至數字都出錯,讓離島跟雲林等縣市受創。

3.此次修法是明顯的「政治性修法」,藍白只想搶中央的錢給地方,且明顯重北輕南、重藍輕綠,原先的草案甚至還有「首都3%條款」。

賴瑞隆呼籲,盧秀燕等縣市首長,應該先檢討為何藍白當時不聽勸就強行修法,行政院提出覆議時,藍白也不聽問題所在而強行否決,若無暴力通過修法、好好溝通,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修法朝野坐下來好好談,這才是國家長久之計,如果堅持用現行財劃法絕對會是財政大災難」。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國民黨地方政府發現分配款變少,一直罵行政院和民進黨 ,甚至要開記者會。「差點以為是在看七月鬼故事,以為法是我們修的」。她指出,財劃法從委員會送出只花了三分鐘、表決前不知道法案內容,資料還沒印、不甩民進黨多次示警財劃法有問題、強行通過修法、三讀通過後高聲歡呼的都是國民黨,「歡迎大家找找,哪個不是國民黨?」

政治工作者周軒更對蔣萬安的說法提出質疑。他說道,現今的財劃法版本,是照國民黨跟民眾黨意思通過的,也提醒過有問題了,行政院還送覆議到立法院,給六成民意的藍白黨團重新檢視的機會。發現問題後,蔣萬安卻說現在的窘境,是「受制於中央」,但中央只能依法行事。

針對所謂包圍中央說,周軒舉近代歷史開酸,「國民黨你們是自己受制於自己吧?簡單四個字,『作法自斃』。蔣萬安你爺爺就是被『地方包圍中央』打敗逃到台灣來的啦」。

李慧芝表示,立法院自去年底倉促修訂新版財劃法後,產生三項無法解決的問題。

1.公式錯誤:導致統籌分配稅款有345億無法完全分配,離島的問題就更加嚴重。

2.事權沒有隨錢調整:各地方政府得到更多統籌分配稅款,但沒有一併調整事權分擔,導致錢到了地方、事卻還在中央的狀況。

3.富者越富、城鄉差距更大:調整後的水平分配公式,包括營利事業營業額、人口、面積的指標權重計算標準造成不公平的現象。

行政院長卓榮泰受訪時不禁感嘆,若當時接受行政院的覆議,這些問題就可以解決。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列出三大問題點。(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列出三大問題點。(圖/行政院提供)
#朱立倫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