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程正邦報導
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指出,台中豬瘟案例場經過消毒後,病毒檢驗仍是陽性。(圖/翻攝新台灣加油)台中爆發本土非洲豬瘟首例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宣布全國「禁宰、禁運」措施再度延長15天,使得養豬產業陷入嚴峻考驗。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今(28)日赴立法院提出政策建言,接受三立政論主持人許貴雅訪問時,直指案例場病毒檢驗仍呈陽性,恐引發疫情「第二次爆發」。
潘連周怒轟台中市府不認真、不夠用心,要檢討。(圖/翻攝新台灣加油)協會三大建言:防疫不能犧牲豬農
面對禁宰、禁運、禁用廚餘的「三禁」鐵令,潘連周代表全體豬農向立委陳情,強調「防疫固然重要,但不能犧牲豬農」。他提出了三大訴求,籲請國會與中央正視:
1. 修正《空污法》:實施「農工分離」原則,呼籲立法委員提案修法,將養豬戶視為弱勢團體,而非與工業企業混為一談,適用相同的嚴苛標準。
2. 檢討污水標準:重新檢討BOD(生化需氧量)與COD(化學需氧量)等污水排放標準的罰則合理性,爭取在本會期微調,避免因環保標準過高而懲罰無力轉型的小農。
3. 中央主導廚餘處理:應盡速禁止廚餘養豬,並由中央建立統一的廚餘去化與補貼機制,不能再讓豬隻成為處理社會廚餘的末端。
潘連周建議,非洲豬瘟應該比照新冠疫情辦理。(圖/翻攝新台灣加油)怒批防疫破口:案例場病毒「仍是陽性」
儘管中央與地方已啟動大規模清消,但潘連周在三立《新台灣加油》節目中仍不滿表示,根據他們去檢驗的最新結果,案例場的病毒反應「還是陽性」。他痛批第一線防疫作業「不認真、不用心」,且防疫觀念嚴重落後。
潘連周沉痛地說:「重點在哪?你看老農民所穿的雨鞋、包括他的注射筒、包括豬隻所用的器具、包括他們的消毒,都沒有處理!都沒有垃圾車去清理,去焚化掉!這會造成第二次的傷害!」
潘連周指出,病毒對環境抵抗力極強,消毒後仍驗出病毒DNA,代表清消工作根本不徹底。他痛心表示,自第一時間決定掩埋病死豬隻就是錯誤決策,如今又過了一個禮拜,這些帶毒的衣物、器具、甚至地板都未用火燒等高規格方式處理,極可能造成「第二次爆發」。
潘連周建議,不是只管豬就好,連人都要管制。(圖/翻攝新台灣加油)防疫如抗疫:從器具到人員須全面管理
潘連周要求,非洲豬瘟的防疫規格必須比照COVID-19的最高標準,連「人」都要管。他呼籲必須對進出疫區的人員進行嚴格疫調,記錄其跑去哪裡,所有拋棄式的防護衣物與器具也必須「馬上焚毀」,禁止再進入有豬隻的地方。
他強調:「所有的衣物也都要換新,包括人員也要禁止。不是只管豬隻而已,連人都要管!所有的物品都要管理!」
潘連周更直指這場疫情爆發地台中市,稱「台中是大家每個縣市的借鏡,它這樣做錯了,做不好,他們需要檢討」,認為台中市府存在失職問題,包括未落實稽查廚餘再利用狀況等。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已要求環境部督促各縣市環保局,全面改進廚餘去化場地,絕不容許造成環境「二次傷害」。
潘連周建議,感染病毒的器具要燒掉。(圖/翻攝新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