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壇盟友、政治評論員柯克(charlie kirk)驚傳在猶他谷大學一場活動中遭到槍擊身亡,現場民眾發出尖叫聲。美國聯邦調查局表示,嫌犯已被拘留。民運人士王丹嘆道,用子彈讓他閉嘴,是對民主最大的戕害。
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壇盟友、政治評論員柯克(charlie kirk)。(圖/翻攝自Charlie Kirk臉書)演算法與仇恨的代價,美國評論員柯克之死與社群媒體時代的政治暴力!政治評論員吳靜怡說,美國保守派評論員Charlie Kirk在猶他谷大學的活動中遭槍擊身亡,這不僅是個人生命的逝去,更是彰顯社群媒體時代政治暴力的問題。
吳靜怡指出,柯克是「Turning Point USA」的創辦人也是美國知名保守派評論員,他經常在社群上猛烈抨擊左翼政策、犯罪與移民議題,言論尖銳,直指痛點,當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推波助瀾時,如果你討厭 Kirk,就會看到嘲諷、陰謀論與惡意極端內容;如果你支持他,則會被推播他更激烈的言論片段。
結果,兩派人馬被困在各自的回音室裡,對立逐步升級,於是,仇恨的種子很快就被放大、發酵,最後演變成現實的暴力,更有目擊者懷疑槍手可能受到這些仇恨貼文的激發。Kirk遇害後,社群平台上甚至出現「他活該」等等的留言,這告訴我們,演算法已經不只是信息過濾器,而是仇恨的放大器。
吳靜怡直言,這起槍擊事件,其實是美國政治裂痕惡化的縮影,自川普時代以來,美國社會的分歧就越來越尖銳,社群媒體讓這種撕裂進一步加速。從川普遭遇暗殺未遂,到Kirk 的死亡,這些都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同一個仇恨循環的延伸。仇恨的代價是生命,演算法的冷血可能殺死民主;仇恨的成本,最終是民主的死亡。台灣偏偏就是有政客,不斷利用藍綠擴大自己影響力來迫害司法的體制,浪費社會的成本。
民運人士王丹嘆道,不管你是否同意柯克的觀點,沒有人會否認:他引導的辯論這種政治活动,是民主的最重要的機制之一。用子彈讓他閉嘴,是對民主最大的戕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