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強迫高中生想像家人犯罪首例!國文考哲學 北模作文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北模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惹議,補教師指出,該命題以家人犯罪為思考,對台灣考生而言並不合理。(示意圖/資料照)
北模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惹議,補教師指出,該命題以家人犯罪為思考,對台灣考生而言並不合理。(示意圖/資料照)

北模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惹議!教育局澄清,該試題並非官方,而是出版社出版品,由外聘命題者設計。補教老師蔡承峰指出,該考題以思考家人犯罪為出發點,對台灣學生而言並不合理。

據教育局說明,模擬考試卷由出版社邀請教師命題與審核,再提供各校作為練習,並非政府指定教材。與會補教師強調,台灣並未合法代理孕母,過往考題也未涉及「家人犯罪」等倫理爭議主題,因此此次題目顯得突兀。

蔡承峰指出,思考家人犯罪屬於哲學思考範疇,非國文,而台灣針對高中以下學生並無相關教育。(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蔡承峰指出,思考家人犯罪屬於哲學思考範疇,非國文,而台灣針對高中以下學生並無相關教育。(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國文≠哲學

蔡承峰表示,該命題應屬哲學範疇非國文,該出題老師勇於創新,嘗試將108課綱下的素養題型延伸至倫理層面,出發點值得肯定,但現行教育環境尚未具備相關基礎。

以法國為例,高中生每週須修3至8小時哲學課,且哲學為必修學科,透過系統訓練,學生才能在會考中完成哲學論文。

他補充,法國自1809年推行哲學教育,1866年將哲學論文納入升學考科,培養學生的概念化能力、批判思維、自信心與民主素養。相比之下,台灣高中課程缺乏完整哲學訓練,難以讓學生應對突如其來的深層倫理題目。

教育反思

蔡承峰進一步指出,台灣對比歐洲教育傳統,此次爭議題目反映出台灣在素養導向推動下的落差,題目雖顯不妥,但也提供一個契機,促使教育界思考是否該將倫理與哲學教育納入正規課程,避免僅停留在技術與實用層面。

最後,他呼籲,未來設計素養題時應兼顧學生接受度與教育現實,避免讓題目淪為爭議焦點,同時,政府也可藉由此次事件檢視高中教育課程設計,是否能朝向更均衡的學習方向發展。

#三立獨家 Exclusive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0911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