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筑/採訪報導
我國詐騙案件數持續攀升,財損金額到2024年已經高達上千億元,根據統計顯示,平均每3名台灣人就有1人曾被詐騙得逞。(示意圖/資料照)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24年受理的詐騙案件數高達逾22.5萬件,財損金額約1332億250萬元,創下歷史新高;而今年上半年,全台詐騙案件已近9萬件,財損金額高達約490億元,不排除會再刷新紀錄。近日,中部有名林小姐分享自己收到的LINE訊息,對方自稱為「神」,是國際駭客聯盟反詐調查機構,已成功協助多位受害者追回資金,她好奇一查,發現這根本就是詐騙手法!若輕信對方的說法,恐怕個資和荷包都不保。
詐騙手法真的是層出不窮,近來最常見的莫過於這類看似專業的廣告詞或「假好心」,包括:「律師幫你追回詐騙款」、「官方單位協助討債」以及「協助處理大量網路詐騙案件,已成功協助多位受害者追回資金」等,看似專業,實際上是裹著糖衣的毒藥,等著你上當受騙,送上錢給他們!內政部警政署165防騙宣導警方表示,這些手法就是鎖定曾經受害的人,打著「幫你拿回錢」的名義要求先支付手續費、律師費或取得信任後要你提供帳號資料,結果不但錢沒追回來,反而讓受害者再次落入陷阱。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從假投資、冒名推薦,到AI生成的假訊息,甚至現在還有偽裝成警方、律師、銀行人員或駭客等身分,聲稱能幫助追回先前被騙的款項,實則再次向受害者騙取「手續費」、「保證金」等費用的「二次詐騙」。(示意圖/資料照)近日中部有名林小姐手機LINE突然收到陌生訊息,對方自稱為「神」外,訊息內容中更提及他們的工作單位是「國際駭客聯盟反詐調查機構」,目前正在協助處理大量網路詐騙案件,已成功協助多位受害者追回資金。還看似非常專業的介紹自己是如何追回受害者資金的,並「非常好心」的提醒林小姐哪些項目可能是詐騙,內容如下:「我們透過大數據系統,正追蹤多個詐騙集團使用的人頭帳戶、詐騙平台網址、假投資APP、LINE帳號等資料來源,若您近期有接觸過股票投資、虛擬貨幣、跨境電商、刷單、抽獎活動、靈骨塔買賣等高報酬項目,請務必提高警覺。」
最後才進入到關鍵,針對已經遭遇詐騙或懷疑遇到詐騙的民眾,且報案後仍無法追回損失,林小姐說,對方聲稱,只要有保留聊天紀錄、收款帳號、加密錢包地址或詐騙網站網址等,他們都可以免費進行初步調查與金流追蹤分析,且強調完全不收取前期費用,成功協助追回後才收取服務費。
林小姐日前收到「神」的LINE訊息,對方自稱是「國際駭客聯盟反詐調查機構」,目前正在協助處理大量網路詐騙案件,已成功協助多位受害者追回資金。但林小姐查證後發現,這其實是詐騙手法之一,她希望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呼籲大眾注意,千萬別上當!(圖/受訪者提供)「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林小姐看到訊息上所附上的網址,直覺不對勁,詢問身邊的親友,大家二話不說都回答,「這絕對是詐騙。」她好奇上網一查,果真是近來流行的詐騙手法之一,這手法就是特別針對先前已被詐騙的受害者,偽裝成警方、律師、銀行人員或駭客等身分,聲稱能幫助追回先前被騙的款項,實則再次向受害者騙取「手續費」、「保證金」等費用,讓受害者在急切的心情下二度受騙,損失更多金錢!
警方表示,聲稱能幫助追回先前被騙的款項,其實是詐騙集團針對先前已被詐騙的受害者,偽裝成警方、律師、銀行人員或駭客等身分,再次向受害者騙取「手續費」、「保證金」等費用,讓受害者在急切的心情下二度受騙,損失更多金錢。(圖/翻攝自165全民防騙臉書)林小姐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訊息內容,就是希望大家別再上當,因為自己不久前才遭遇詐騙,確實很想追回被騙的錢,但若為了追回又被騙,那可真的是雪上加霜,還好這回有詢問親友意見也有多方查證。經查,常見的二次詐騙手法包括:假冒警政或檢調單位、假稱協助退款或解鎖帳戶、律師或代辦公司協助追討或假冒受害者互助會,警方強調,任何聲稱能「保證」追回詐騙款項並要求先付費用的,都是詐騙,呼籲民眾,遇到有自稱「能幫你追回贓款」卻要求先付訂金、簽約金或保證金,那就是「二次詐騙」,還有切記,千萬不要隨意透露金融帳號、驗證碼、存摺影本等資訊,若有疑問可以打110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求助或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