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張渝萍/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本周將展開史無前例的對英國二次國是訪問,英美雙方預計簽署科技與民用核能領域的協議,英國則希望能獲得更低的鋼鐵關稅,為讓川普感到滿意,此次英國還特別使出「王冠外交」,透過王室高規格接待的軟實力取悅川普。另外,陪同川普訪英的還有一票科技界重量級人物,包括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他還預計於18日在倫敦國王十字區(King’s Cross)舉辦派對。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在16日訪英,與英國首相施凱爾會面。資料照片。翻攝自Keir_Starmer的X這次國是訪問哪裡特別?
綜合路透與美國Politico與BBC報導,川普將於16日至18日前往英國進行國是訪問。BBC指出,國是訪問是指一國元首對英國進行的正式出訪,通常由君主依照政府建議發出邀請。除伴隨盛大的儀式和排場外,政府也會藉由這些訪問推動英國的國家利益。
傳統上,正在第二任期的美國總統(例如川普)並不會獲得國是訪問的邀請,他們通常只會被邀請與君主共進茶敘或午餐,例如前總統歐巴馬與小布希就是如此。但是,今年2月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白宮與川普會面討論英美貿易協定時,轉交了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的邀請函。施凱爾稱這份邀請「真正具有歷史意義」且「前所未有」。川普則表示,這是「極大、極大的榮譽」。
在17日訪問期間,川普與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將受到英國王室高規格接待,包括馬車遊行、國宴、軍機編隊飛行與鳴炮禮。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也將親自接待川普夫婦。路透報導指,英國政府希望透過王室軟實力打動川普,幫助推動英國與美國在國防、安全、能源等方面有更緊密合作,以及在關稅談判上能有更有利的結果。
英國想要談成什麼?
英國首相施凱爾將在18日於鄉間官邸契克斯莊園(Chequers)接待川普,討論內容包括烏克蘭等問題的合作,以及希望能敲定更低的鋼鐵與鋁關稅。
路透報導,施凱爾發言人表示,英美領導人將簽署「世界領先的科技夥伴關係」以及「重大民用核能協議」,「英美關係是世上最堅固的關係,本周我們將會讓這段關係更上一層樓。」
據兩名知情人士稱,英美將簽署的科技協議,被英國駐美大使館認為已為部分投資鋪路。該文件重點在於建立人工智慧、量子技術和太空領域的研發、採購及人才合作。
儘管施凱爾是社會主義者,與把共和黨推向更右且難以預測的川普立場差異明顯,但施凱爾仍與他建立良好關係。翻攝施凱爾官方X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這份協議將「改變」英美兩國人民的生活。英國科技大臣肯德爾(Liz Kendall)稱:「加強我們與美國的科技合作,將幫助我們實現國內民眾所期待、並且應得的改變。」
而雙方將簽署的核能協議,將加快兩國對反應爐設計的審查流程。協議內容包括在諾丁漢郡科特姆(Cottam)前燃煤電廠建設資料中心,該中心將由被稱為「小型核電廠」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供電。
儘管施凱爾是社會主義者,與把共和黨推向更右且難以預測的川普立場差異明顯,但施凱爾仍與他建立良好關係。施凱爾是首位與川普達成經濟協議的世界領袖,目前還剩鋼鐵與鋁的關稅協議尚未完成。英國商業貿易大臣凱爾(Peter Kyle)14日向BBC表示,將確保盡快宣布鋼鐵的最後結果。
哪些科技大咖跟著川普訪英?為什麼?
一同陪川普訪英的科技巨頭包括輝達執行長黃仁勳、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以及黑石集團(Blackstone)執行長史瓦茲曼(Stephen Schwarzman)。
Politico報導指,三名知情人士透露,輝達將宣布投資英國規模最大的資料中心,該中心計劃設在英格蘭東北部的布萊斯(Blyth)。這個項目由黑石的一家子公司主導,OpenAI 也有參與。該資料中心預計將被定位為「英國版星際之門(Stargate)」。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將跟著川普訪英。(圖/記者鄭孟晃攝影)星際之門是美國一家人工智慧 (AI) 合資企業,由OpenAI、軟銀、甲骨文合資創立,將在美國打造AI基礎設施,今年7月首度出海,首站選在挪威,將在挪威北部建立AI設施,可望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資料中心之一。
英國向美國推銷簽署合作協議時,是將這些協議包裝為西方民主陣營在科技競賽超越中國的途徑,以及共同建立數位規則「黃金準則」的方式;然而,儘管英國的AI策略談到「自主性」,英國卻只撥20億英鎊(約822億元台幣)公帑支撐,實際上還是非常依賴美國的投資與技術來實現目標。
英國為了得到美國AI技術犧牲什麼?
英國智庫「艾達·洛芙萊斯研究所」(Ada Lovelace Institute)主任馬庫斯(Gaia Marcus)警告,英國對美依賴正不斷加重,「公眾應該了解這些合作真正受益者是誰,以及納稅人未來數年的回報會是什麼。如果代價是未來被科技綁死、失去尋求替代方案的能力,那我們就不能只看眼前的數字,。」
工黨議員、下議院科技創新委員會主席翁烏拉(Chi Onwurah)表示:「雖然我很高興英國仍是美國投資的理想地點,但英國必須作出符合長期戰略利益的決策;真正的科技主權不能只依賴單一國家或投資者。」
但東尼布萊爾研究所(Tony Blair Institute)的新興科技與地緣政治資深顧問麥克布萊德(Keegan McBride)指出,英國選擇不多,因為只有美國或中國能提供其競爭所需的AI基礎設施,「對英國和其他想獲得尖端AI能力的國家而言,美國是最佳選擇。」
美國想向英國推銷什麼?
川普政府希望向盟友出售美國AI的「套裝方案」,並將其包裝為一種科技主權形式。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主任克拉茨修奧斯(Michael Kratsios)在今年8月南韓舉行的APEC會議上對成員國表示:「我們致力於尋找方式,讓美國的私人企業能滿足你們的國家技術需求。」
川普政府希望向盟友出售美國AI的「套裝方案」,並將其包裝為一種科技主權形式。(圖/翻攝自白宮)對美國科技公司而言,另一大收穫是龐大的政府合約。英國國防部上周宣布與 Google Cloud簽訂價值4億英鎊(約164億元台幣)的協議,而輝達、OpenAI、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 及Google Cloud今年稍早也已與英國政府簽署合作協議。
美英科技協議預計避開網路監管這個棘手議題,但白宮在貿易談判過程中不斷向英國政府施壓。
美國希望英國妥協什麼?
施凱爾同時還面臨國內壓力。來自民調領先的改革英國黨(Reform UK)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他本月在美國國會上將英國的言論自由法律時與北韓相比。
施凱爾多次為英國的《網路安全法》(Online Safety Act)辯護,包括8月與川普在蘇格蘭的登拜里度假村(Turnberry)面對面時。而川普則抨擊英國的數位服務稅和競爭監管措施。
東尼布萊爾研究所新興科技與地緣政治資深顧問麥克布萊德表示:「美國對審查和言論自由的監管疑慮越來越多,這可能會破壞兩國的科技關係。」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訪英議程中,有三項美國特別關切的歐洲監管政策,「美方會觀望……希望看到英國在這些方面表態支持。」
這三項監管政策分別為,英國政府一再拒絕取消的數位服務稅( Digital Services Tax)、歐盟的《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以及《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一項歐盟供應鏈資訊揭露標準)。知情人士指出:「白宮內部有人非常堅持要擴展美英關係,以此作為抗衡歐盟的手段,我認為這就是這次訪問的重要原因之一。」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