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不只看病!耳鼻喉科「冷知識」曝光 一票人驚呆:難怪醫生不願說

生活中心/王文承報導

一名網友透露,朋友竟然專程到耳鼻喉科清耳朵,讓他驚訝不已(圖/翻攝自Pixabay)
一名網友透露,朋友竟然專程到耳鼻喉科清耳朵,讓他驚訝不已(圖/翻攝自Pixabay)

民眾普遍認為耳鼻喉科只能看病,實際上卻有不少人為了「挖耳屎」特地掛號就診。一名網友透露,朋友竟然專程到耳鼻喉科清耳朵,讓他驚訝不已,忍不住發問:「這是認真的嗎?」貼文曝光後,掀起網友熱議。

耳鼻喉科能清耳朵 一票人驚呆

一名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表示:「聽到同事分享可以去耳鼻喉科挖耳朵,想問這是真的嗎?」貼文一出,網友紛紛分享自身經驗,「我之前耳朵進水聽不到就是去耳鼻喉科挖的 結果是我的耳屎吸飽水變大堵住了乾」、「真實經驗,曾花1500元去採耳,採耳師耗費半小時說還有一半不出來… 結果花250元看耳鼻喉科十分鐘全清光」、「我挖過幾次,世界瞬間變得超吵雜。」、「耳鼻喉科醫師不想承認,這是認真的」、「沒錯!而且醫生會從你耳屎的形狀判斷你有沒有用棉花棒偷挖…很赤裸」、「我去挖過,海水跑進去,耳朵完全聽不到聲音,後來醫生吸出一堆耳屎,波的一聲,耳朵瞬間暢快,濕耳超麻煩」、「我之前耳朵進水聽不到就是去耳鼻喉科挖的 結果是我的耳屎吸飽水變大堵住了乾」。

對此,也有醫生出來解答,「可以,其實我比較希望民眾不要自己亂挖亂弄,因為有些人會把耳屎推得又深又緊,然後很難處理又痛。尤其是小朋友的,沒有把握就不要自己勉強處理,我自己都是有機會就一起處理啦,但是真的是花時間的苦工」。

事實上,過去也有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挖耳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自己處理。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診所曾在臉書指出,耳垢清潔就像開車,一不小心就可能釀成嚴重後果。門診中經常見到因長期掏耳造成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破皮引發急性發炎,甚至偶爾出現掏耳過猛導致耳膜穿孔的案例。

醫師也解釋,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咀嚼或說話時,顳顎關節的開合會帶動外耳道震動,進而讓耳垢自然脫落並排出體外,就像頭皮屑一樣。因此,日常使用棉花棒清潔耳朵並非必要,反而可能會將耳垢越推越深,導致耳道堵塞。

若遇到耳垢嚴重沾黏,醫師有時還會建議先使用耳滴劑軟化,之後再由專業器具進行清除。醫師提醒,若出現耳悶、聽力下降、耳痛或癢感等症狀,應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協助,避免自行掏耳導致二次傷害。

#耳朵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0915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