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主管愛誇又搶功?醫示警:恐是「1疾病」難有同理心!下屬快學4招自保

實習編輯藍子瑄/台北報導

你是否也遇過這種主管:永遠想被誇讚、不能接受批評、甚至把團隊功勞據為己有!黃軒醫師提醒,他或許只是「自戀特質」,但若長期存在、影響廣泛,就可能涉及自戀型人格障礙。(示意圖/freepik)
你是否也遇過這種主管:永遠想被誇讚、不能接受批評、甚至把團隊功勞據為己有!黃軒醫師提醒,他或許只是「自戀特質」,但若長期存在、影響廣泛,就可能涉及自戀型人格障礙。(示意圖/freepik)

在職場上,不少人都遇過這樣的主管:永遠想被誇讚、不能接受批評、甚至把團隊功勞據為己有。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這些行為或許只是「自戀特質」,但若長期存在、影響廣泛,甚至造成工作與人際功能嚴重受損,就可能涉及自戀型人格障礙(NP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自戀不一定負面 研究:反能推動成功

黃軒在臉書粉專分享,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NPD 屬於人格障礙,其核心特徵是長期的自我膨脹、渴望讚美與缺乏同理心。不同於一般的自戀特質(短期、情境性、可調整),臨床 NPD 必須符合長年持續、在各種情境出現,並造成重大困擾,才會被診斷。

黃軒表示,自戀不等於人格障礙。部分研究發現,有自戀傾向的人更容易爬上主管位置,因為他們自信、敢表現、富有魅力,這樣的特質甚至有助於成功。

長期被讚美包圍 主管恐陷「權力放大效應」

社會心理學研究指出,長期處在權力地位的人,更容易強化自戀特質。所謂「權力悖論」顯示,領導者一開始往往依靠同理心與合作脫穎而出,但一旦擁有權力,卻可能逐漸變得自我中心,甚至失去傾聽能力。

同時,主管長期身處「讚美迴音室」,下屬往往選擇順從、不敢挑戰,進一步加深其「特別正確、特別重要」的自我認知。研究發現,具自戀傾向的人更容易爬上領導位置,但權力本身也會進一步放大自戀,形成「雙向放大」效應:自戀、當上主管、權力強化自戀、更難同理他人。

◆ 面對疑似自戀主管,黃軒也提出4招實務建議

1. 保持專業距離:避免捲入主管的「自我榮耀」話題。

2. 適度讚美:給予正向回饋,但避免正面衝突。

3. 留下紀錄:遇到推責或不當對待,務必保存證據。

4. 尋求組織支持:嚴重影響工作時,應向人資或更高層反映。

黃軒也提醒,自戀特質不一定是壞事,適度的自信、敢表現,常是成功的驅動力。但若失衡、缺乏調整能力,便可能演變成讓人痛苦的人格障礙。真正的診斷仍需由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專業評估,千萬不要自行隨便貼標籤。

#健康長大x守護孩子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