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前後任總統蔡英文、賴清德。(圖/資料照)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近日指出,1945年是同盟國亞洲統帥麥克阿瑟將軍命令蔣介石接收台灣,蔣介石只是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啦!」不過國民黨一眾包括台北市長蔣萬安立刻跳起來駁斥,不過網路上也有人翻出蔣介石在戰敗共產黨,逃亡遷台前,給時任台灣行政首長陳誠的手令,上頭就直言台灣是聯合國「託管地」。而前總統蔡英文在2015年時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時,就曾說過「同樣是10月25日(所謂光復節),卻有兩種不同感受,這是國家團結的難題。」她強調,不是去尊崇其中一種歷史經驗,也不是強迫別人改變認同。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日前在民進黨直播節目中提到,蔣介石在1949年來台前辭去總統,由李宗仁接任,因此蔣介石就不是中華民國總統,不是國家領導人但有軍隊,這就叫「軍閥」。徐國勇也指出, 1945年麥克阿瑟是盟軍亞洲地區的統帥,是五星上將,當時亞洲兩個五星上將,另一個是蔣介石,請問亞洲的五星上將跟中國戰區五星上將,哪一個比較大,對同盟國來講,當然是亞洲。
徐國勇指出,所以日本無條件投降以後,亞洲的五星上將是中國戰區五星上將的老闆,麥克阿瑟命令蔣介石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那時蔣介石還是中華民國總統,所以蔣介石接收台灣是回歸中國嗎?不是,蔣介石只是代表同盟國接收,「所以,蔣介石是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啦,不要黑白講(台語),台灣哪有什麼光復節中國?沒有!」1945年,蔣介石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日本拋棄台灣時,台灣主權未定,就這麼簡單。
不過這一番話,引起國民黨包括台北市長蔣萬安等人跳腳、抨擊,網路上有人翻出蔣介石1949年1月12日電告時任台灣行政首長陳誠的手令。概述當時的時空背景,1948年底國共內戰情勢對國民政府相當不利,美國政府著手針對可能被中共佔領的台灣進行政策檢討,華府內部陸續出現有關「台灣歸誰」的討論,當時美國務院還建議將台灣交由聯合國託管;此時傳出蔣介石因國共內戰節節敗退,準備逃亡到台灣,第一任台灣省主席魏道明密會當時美國駐台北總領事克倫茨(Kenneth C. Krentz),以1千萬美元貸款為條件,聲稱可實現台灣自治並說服蔣介石不要遷台,但1948年12月24日,蔣介石突然撤換魏道明,派陳誠接任其位置。
1949年1月5日,陳誠正式就任台灣省主席,就職記者會上,陳誠稱「台灣是剿共最後的堡壘與民族復興基地」引發熱議。其發言並未獲得蔣介石認同,於是發電報告誡陳誠「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作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
徐國勇引述歷史的言論,不料卻遭到國民黨從上到下包括被認為是「蔣家後代」的台北市長蔣萬安大力抨擊。事實上,早在2015年前總統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時,就曾說過「同樣是10月25日(所謂光復節),卻有兩種不同感受,這是國家團結的難題。」她進一步指出,不是去尊崇其中一種歷史經驗,也不是強迫別人改變認同。她以228受難者林茂生為例,表示「對許多台灣人而言,10月25日代表的是無法自立自主,隨時代浮沉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