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唐家興報導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痛批:中央催撤,花縣府仍未落實。(圖/翻攝自新台派上線)受到強颱「樺加沙」影響,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 9月23日溢流,瞬間將光復鄉市區淹成澤國,造成重大死傷。事件引發外界關注:但令民眾不解的是,中央早已三令五申要求撤離,卻未見地方落實強制撤離,釀成多條人命損失?堰塞湖溢流災難究竟是純天災,還是可避免的人禍?檢調已分案介入調查,追究責任,社會對「撤離計畫早已準備卻未落實」的現象感到震驚與憤怒。
花蓮堰塞湖撤離爭議:王定宇直言「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三立政論節目《新台派上線》中指出,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悲劇,不只是天災,更有人禍的成分。他強調,真正的天災是「盡了最大努力卻無能為力」,但這次事件,中央一再要求撤離,地方卻遲遲沒有行動,導致長輩們來不及逃生。
關鍵時間點:通報早在9月20日就開始
王定宇披露,林務署和消防署早在9月20日就多次聯繫花蓮縣政府,要求盡快撤離。9月21日(星期日)一整天,中央連續召開至少三場會議,甚至下午3點專門開了「堰塞湖疏散撤離會議」。會中要求花蓮縣政府依專家資訊,統計必須撤離的人數。當晚6點,再次召開第三場會報,明確告訴縣府「風雨最小的時候,就是明天,要趕快撤離」。但最終並沒有落實。
9月23日下午2點50分,堰塞湖潰決,悲劇正式發生。
王定宇指出,林務署和消防署早在9月20日就多次聯繫花蓮縣政府,要求盡快撤離。(圖/翻攝自新台派上線)數據揭露:其實只剩185人需要真正外移
根據內政部公開資料,需撤離的戶數約 1800戶、8000多人。王定宇解釋,實際狀況並沒那麼困難:大多數人可以暫住親友家,或往二樓垂直避難。最後真正需要外移協助的,其實只有185人。他痛批:「這樣的規模,縣府完全有能力做到,卻沒有做。」
最心痛的現場:長輩們都倒在一樓
王定宇提到,搜救現場找到的11位罹難者,幾乎都在一樓,全身被泥水覆蓋,年齡多在80歲以上,甚至還有百歲人瑞。「一樓的長輩根本來不及跑,更不可能爬樓梯,這些人就應該要強制撤離。結果現在,只能留下遺憾。」
王定宇痛心,罹難者全身被泥水覆蓋,年齡多在80歲以上,甚至還有百歲人瑞。(圖/翻攝自新台派上線)責任問題:誰該為人命損失負責?
王定宇直言,災防法規定地方首長是指揮官,所以中央再三透過LINE、傳真、電話通知縣府,就是希望地方盡快撤離。但實際上,中央「連續十次、九次」的急切提醒,沒有被完全執行。
他肯定基層警消和國軍冒險通知、救援,但同時質疑:「如果大家早點把責任做好,這些阿公阿嬤都還在。」
王定宇:真相一定要說清楚
王定宇最後強調,討論責任不是為了政治攻擊,而是為了避免下一次災難重演:「堰塞湖還在山上,風險沒有解除。如果這次人為的漏洞不補起來,下次天災來臨,死傷只會更嚴重。」他呼籲,社會應該「先救災,再究責」,但責任該釐清的還是要釐清,對亡者和家屬才有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