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宜君/台北報導
于朦朧9月11日凌晨墜樓身亡,享年37歲,至今事件仍疑點重重。(圖/翻攝自于朦朧AlanYu台灣首站)聲明:下述內容融合媒體報導、網路傳言與整理分析,不代表任何官方結論,僅供參考與追問真相之用。
警方第一時間通報「排除刑事案件嫌疑」,工作室隨後發聲明證實噩耗。(圖/翻攝自微博)大陸知名男星于朦朧,9月11日凌晨驚傳從北京住所墜樓身亡,享年37歲,警方第一時間通報「排除刑事案件嫌疑」,工作室隨後發聲明證實噩耗,然而,事件不僅震撼娛樂圈,也在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從現場破碎紗窗、抓痕痕跡,到「紅色USB」與「神秘聚會名單」,各種疑點與陰謀論接連浮現,讓這起悲劇至今仍充滿懸疑。
以下為時間線與關鍵節點整理,從案發到現在,按時間順序整理的已知事件與重要線索:
時間:9月11凌晨
事件或報導:于朦朧墜樓,當場身亡。
備註與疑點:報導稱他事先與朋友聚會,夜間返回住所並把房門反鎖。
時間:9月11日上午 6 點前後
事件或報導:居民或清潔工察覺異樣。
備註與疑點:有傳聞稱清晨散步者聞到血味,發現遺體。現場有人以衣物遮蓋面容。
時間:9月11日傍晚
事件或報導:工作室發表聲明。
備註與疑點:正式確認其墜樓,稱排除刑事案件。
時間:9月12日
事件或報導:社區、樓宇被核實為「陽光上東」小區、18 號樓。
備註與疑點:有媒體與網友指出該樓 5 樓窗戶紗窗破裂。
時間:9月12日至13日
事件或報導:網上疑點爆出。
備註與疑點:包括窗戶抓痕、紗窗破裂方式不合理、監控缺失、朋友行動異常等。
時間:9月中旬
事件或報導:謠言與陰謀論擴散。
備註與疑點:傳出他握有「紅色 USB」內含娛樂圈黑幕,被威脅、逼迫等說法。
時間:9月21日
事件或報導:對部分網友進行處置通報。
備註與疑點:北京朝陽公安發佈警情通報,指部分人士散播謠言已被查處。
時間:9月22日以後
事件或報導:與導演程青松相關傳言發酵。
備註與疑點:程青松公開否認參與、提供不在場證明,並指責謠言製造者。
現場發現5樓窗戶紗窗破裂,裂痕呈現不規則狀態,甚至疑似帶有弧形抓痕,遺體迅速火化。(圖/翻攝自微博)
事發現場有人在警方到來前就用衣物覆蓋遺體,很快將其被轉移,過程中沒有明顯的現場取證、拉線、拍照等標準程序。 (圖/翻攝自體壇娛樂快報YT)疑點分析如下:
疑點一:調查缺乏透明
現場被指發現5樓窗戶紗窗破裂,裂痕呈現不規則狀態,甚至疑似帶有弧形抓痕,網友質疑這並非單純撞擊,而可能存在外力介入,但官方至今未公開詳盡調查結果,引發外界揣測,工作室迅速發表聲明,正式確認其墜樓,稱排除刑事案件,遺體迅速火化,更顯疑竇。目擊者稱,事發現場有人在警方到來前就用衣物覆蓋遺體,很快將其被轉移,過程中沒有明顯的現場取證、拉線、拍照等標準程序,如此快速的「清場」,被認為可能破壞了證據鏈,事發大樓當日監控系統「故障」或畫面無法調取。若此為真,正好錯過關鍵時間點,令人懷疑是偶然巧合,還是有人為操作,直到目前,監控畫面仍未被公開。
于朦朧在事發前曾參加一場「17人聚會」,包含多位名人和高層。(圖/翻攝自新聞看點 李沐陽YT)
有鄰居從貓眼看見于朦朧被架走的畫面。(圖/翻攝自微博)
有網友聲稱,于朦朧可能在聚會中遭到設局囚禁,並被灌酒,施虐。(圖/翻攝自艺综人YT、@siti_nuraeni811 TikTok)
疑似于朦朧遭受施虐時的錄音檔。(圖/翻攝自新聞看點 李沐陽 YT)疑點二:神秘聚會與設局傳言
于朦朧在事發前曾參加一場「17人聚會」,名單中包括導演程青松、編劇極光光、方勵、演員高泰宇、宋伊人、辛奇等人與資方代表,有網友聲稱,于朦朧可能在聚會中遭到設局囚禁,並被灌酒,施虐、輪姦、施打毒品及各種毆打、虐殺,甚至被迫簽署協議,但相關人士已公開否認,仍無法平息眾議,甚至有造型師等自稱知情者爆料「富二代設局」、「潛規則逼死」等劇本性描述。
疑點三:紅色USB傳說
網路瘋傳于朦朧隨身攜帶「紅色USB」,裡頭疑似存有娛樂圈潛規則或政府高層貪腐洗錢資料,因此成為「被消失」的目標成為代罪羔羊,雖然該說法缺乏證實,但傳聞持續發酵,在網路上被反覆提起。
另有傳言指出,于朦朧或許並非一次墜落,而是先被推下再拖回,隨後又「二次墜樓」。。(圖/翻攝自新聞看點 李沐陽YT)
疑似于朦朧被扔下樓時的求救錄音檔。(圖/翻攝自美猴王抖音)疑點四:第二次墜樓說
另有傳言指出,于朦朧或許並非一次墜落,而是先被推下再拖回,隨後又「二次墜樓」,以掩飾成意外假象,這一說法未被證實,但在微博、論壇上不斷流傳。
網友翻出于朦朧在直播中突然比出「5-4-0」手勢,疑似在求救。(圖/翻攝自于朦朧抖音)
甚至留下類似藏頭詩暗示「今天要我死」的訊息。(圖/翻攝自抖音)疑點五:生前異常暗號
網友翻出于朦朧在直播中突然比出「5-4-0」手勢,神色變化,甚至留下類似藏頭詩暗示「今天要我死」,被解讀為「求救信號」,這些片段真偽難辨,但卻成為輿論追查的焦點。
有關于朦朧多數與疑點有關的貼文被刪除、評論被封。(圖/翻攝自微博)
官方甚至通報亦指出,部分人因編造謠言已被處置。(圖/翻攝自@user5496135786190抖音)疑點六:輿論封鎖與刪帖
自事發以來,有關于朦朧多數與疑點有關的貼文被刪除、評論被封,不少粉絲控訴其言論被審查,甚至傳出警方已查處散布謠言的帳號,強烈的輿論管制,反倒讓群眾更加懷疑事件背後另有隱情,官方通報亦指出,部分人因編造謠言已被處置,微博宣稱已處理 1000 多個帳號、刪除十萬條內容,以控制謠言擴散,小紅書甚至被約談平台輿論控管事件。
不少網友提到,于朦朧的離世與過去幾位年輕藝人任嬌(左起)、本兮、于朦朧、喬任梁,都被定性為「意外」或「自殺」,卻留下大量疑點。(合成圖/翻攝自微博)疑點七:與其他藝人離世的巧合
不少網友提到,于朦朧的離世與過去幾位年輕藝人(如喬任梁、本兮、任嬌)相似,都被定性為「意外」或「自殺」,卻留下大量疑點,其中部分藝人與他曾在同一娛樂公司或合作過,被懷疑背後存在「系統性問題」或「資本黑幕」,雖然尚無實證,但這些巧合使事件更添陰影。
網上還出現一些傳言,聲稱于朦朧近年投資失利、與合作方存在金錢糾紛,甚至涉及債務壓力。(圖/翻攝自微博)疑點八:財務與人際傳聞
網上還出現一些傳言,聲稱于朦朧近年投資失利、與合作方存在金錢糾紛,甚至涉及債務壓力,另有聲音懷疑與感情關係有關,不過這些消息未獲官方證實,但若屬實,可能成為案件動機線索之一。
于朦朧之死,在真相未完全公開前,這場風暴恐怕仍將持續延燒。(圖/翻攝自抖音)真相依舊成謎
于朦朧之死,官方定調為「意外墜樓」,但從窗戶破損、USB傳聞到聚會名單,每個疑點都像碎片般拼湊不出完整答案,有人認為是單純意外,也有人深信是遭到黑幕操作。
在真相未完全公開前,這場風暴恐怕仍將持續延燒,也讓粉絲與輿論不斷追問:于朦朧到底是怎麼走的?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
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
拒絕兒虐、防止老人受虐,請勇敢撥打110、113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