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育道/大阪報導
被譽為「人形機器人之父」、曾入選CNN「改變世界的八位天才之一」的日本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近日接受台灣媒體聯訪時,針對人形機器人的未來發展給出最新預測。(圖/記者李育道攝影)被譽為「人形機器人之父」、曾入選CNN「改變世界的八位天才之一」的日本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近日接受台灣媒體聯訪時,針對人形機器人的未來發展給出最新預測。他原本在9月台灣SEMICON大會上表示,人形機器人市場「至少需要10至20年」才能全面起飛,如今卻修正為「最快5年後」就能出現應用,並率先在家庭與工廠等場景落地,預估售價像輕型車一樣約100萬日幣(約新台幣20.78萬元)。
石黑浩接受台灣媒體聯訪時分析,未來五年內,人形機器人將能執行簡單的家務或搬運工作,成為人類的「時間補足者」。雖然複雜任務仍需仰賴人類,但機器人可以在夜晚默默完成家事,讓人類把白天留給更有價值的事。他強調「5年左右,像人一樣行動、像人一樣做家事的機器人出現的可能性很高。」
對於外界質疑「人形機器人機械、遲鈍」,石黑浩直言突破並不遙遠。他指出,大規模語言模型(LLM)結合最新AI,已能讓機器人像一般人一樣說話,甚至展現情感。在他研究室內,已有能模擬自己聲音與談吐的仿生機器人,幾乎能取代本人接受訪問,展現驚人的仿真能力,本次聯訪時,石黑浩也向媒體展示,AI虛擬化身(Avatar),透過麥克風詢問AI虛擬化身,對方都能輕鬆應對,且回答期間還會有表情與動作,相當生動。
石黑浩預估人形機器人5年內走入家庭,且普及價格為100萬日幣。(圖/記者李育道攝影)價格則是外界最關心的焦點。中國市場已有從高達65萬人民幣的高端機型,到9.9萬人民幣的平價產品,美國特斯拉則喊出2至3萬美元的目標價。石黑浩則認為,「大概100萬日元左右(約新台幣20萬元),就像輕型車一樣」,一旦價格壓到這個水準,將大幅推動普及。他進一步解釋,就像汽車市場有平價與豪華等不同區隔,人形機器人未來也會有多樣價位,滿足不同需求。
石黑浩AI虛擬化身(Avatar)。(圖/記者李育道攝影)石黑浩9月造訪台灣SEMICON時,特別關注本地對AI虛擬化身(Avatar)的接受度。他坦言,目前台灣對avatar需求不像日本這麼高,但與AI研究人員交流後,認為未來雙邊有合作空間,「AI、機器人、avatar也能逐步在台灣普及。」他也提到在台灣有許多朋友,對科技合作充滿期待。
石黑浩也策展2025大阪世博的「生命的未來館」,館內展示約50具人形機器人,透過劇場形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探討人與機器的關係與生命意義。(圖/記者李育道攝影)談及國際發展,石黑浩認為,中國確實能憑藉強大製造力,以低成本打造硬體,「但這主要侷限於馬達等基礎零部件。」至於AI技術的進展則由美國領先,而感應器、晶片等核心零組件,仍需仰賴台灣與日本的供應鏈優勢。
石黑浩本人與AI虛擬化身(Avatar)。(圖/記者李育道攝影)除了在學術界與產業界持續發聲,石黑浩也策展2025大阪世博的「生命的未來館」,館內展示約50具人形機器人,透過劇場形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探討人與機器的關係與生命意義。這座展館已成為世博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反映他多年來對人機互動的前瞻思索。
現年61歲的石黑浩依然滿懷熱情。他不斷強調,人形機器人並非取代人類,而是補足勞力與時間,「當機器人分擔瑣事,人類才有更多心力追求創造性的事物。」隨著AI與硬體技術加速成熟,他所描繪的未來藍圖,或許比外界想像更快實現。
館內人形機器人配合燈光音樂轉動,相當震撼。(圖/記者李育道攝影)
石黑浩於2025大阪世博的「生命的未來館」展示約50具人形機器人,畫面中機器人會隨著螢幕播放的影片作出感動、喜悅等表情。(圖/記者李育道攝影)
超擬真的日本知名主持人松子DELUXE「松子機器人 」與其他機器人對話。(圖/記者李育道攝影)
超擬真的日本知名主持人松子DELUXE「松子機器人 」五官與肌膚以及動作都相當細緻流暢。(圖/記者李育道攝影)
超擬真的日本知名主持人松子DELUXE「松子機器人 」。(圖/記者李育道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