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南韓自9月29日正式啟動針對中國團體旅客的免簽政策,期望藉此活絡旅遊市場並改善中韓關係。不過政策一實施,首爾街頭便爆發反對聲浪,顯示這項措施在南韓國內仍存在不少爭議。此外,近期首爾觀光熱點經常出現反中示威,甚至在社群平台出現了對中國遊客的恐怖威脅,也有可能影響旅客們赴韓旅遊意願。
外界認為對於暫時性對中國團客提供免簽,是南韓總統李在明為10月的APEC峰會鋪路。(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據《東亞日報》30日報導,首爾市的恩平警察署表示29日接獲報案,指出在社群媒體上出現一則恐怖威脅貼文,表示「明天早上7點,在所有學校前,對中國免簽觀光客揮刀。」目前警方正在調查貼文作者,同時也採取安全措施,包括加強學校週邊巡邏,避免危險發生。
報導中提到,有人認為由於國家資訊資源中心(NIRS)發生火災,應該延後免簽入境措施。然而,南韓法務部28日解釋:「出入境管理資訊系統(IMIS)由法務部下屬機構單獨管理,與NIRS最近的火災無關」,並補充說「出入境審查功能正常運作。」
南韓保守派團體抗議免簽政策
據韓聯社29日報導,政策上路第一天,首爾就出現約300人聚集的保守派團體反中集會,這些與前總統尹錫悅支持者相關的民間組織聲稱「中國旅客3000萬人將湧入,卻連住宿地點都沒明確登記,嚴重威脅國家安全」,還舉起「反對中國遊客免簽」、「國民安全優先於中國觀光」等標語。部分參與者更手持倒掛的習近平照片旗幟,或穿上印有「天滅中共」、「Only Yoon」(暫譯,唯獨尹錫悅)等字樣的衣服。
然而MBC 29日報導,對於抗議行動部份明洞商家則抱持相反意見,並指出「遊客要多來,我們商家才能生存,整體經濟才能活絡,但因為反中示威,國家形象也變差了。不只中國,日本或其他外國人看到也會覺得可怕吧。」報導中提到,今年訪問南韓的中國遊客比去年增加了14%。
這項計畫其實早在今年3月就已經宣布,南韓政府規劃自今年9月29日一路執行到明年6月30日,凡是三人以上的中國團體旅客,都能在南韓境內停留15天,且免收簽證費用。這次實施時間也剛好銜接上中國10月1日至8日的「十一黃金週」連假,南韓方面預估將吸引大量觀光人潮,帶動旅遊、零售與航運相關產業。
迎來中國龐大商機
首批入境的中國團客搭乘7.7萬噸級郵輪「夢想號」抵達仁川港,船上載有超過2100名乘客與500多名船員。下船時,不少旅客揮手拍照,官方也安排了美食餐車和市中心迎賓活動。仁川港灣公社社長李瓊揆就表示:「夢想號的到來,將成為中韓海上觀光復甦的重要契機,我們會努力擴大航線、帶動地方經濟。」
▲ 南韓民眾在手牌上寫著,中國人免簽進到韓國將對孩子們造成危險。
不僅如此,業界也嗅到商機。像是三星集團旗下的「新羅免稅店」(신라면세점)對「夢想號」郵輪團客舉辦贈送花束的歡迎活動。此外,還將針對中國人喜愛的化妝品牌提供最高六折的促銷活動;另外,南韓百貨業龍頭「新世界免稅店」(신세계면세점)則針對來自中國的客人舉辦「幸運福袋」贈送活動,將紅色的環保袋上印上「福」字,以符合中國消費者偏好。
同時,還設置了K-美妝、時尚與酒類快閃專區,並準備南韓文化體驗內容;還有南韓外送平台「外送民族」也緊急導入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以迎合中國客人的消費習慣。
除了觀光與經濟效益之外,外界也將此政策解讀為南韓總統李在明的外交佈局。報導指出,他希望能藉著放寬中國旅客入境,為10月底即將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峰會鋪路,屆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訪韓,屆時兩國關係是否能迎來轉機,也備受關注。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