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南韓社會對狗肉的觀感正快速轉變,據調查,2024年僅有8%的受訪者在一年內吃過狗肉,遠低於2015年的27%。當局已經全面實施了禁食狗肉的禁令,所有狗肉場需要在2027年2月前關閉,但由於犬隻後續處理方式尚未有完整配套措施,業者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目前收容所已經「狗滿為患」,加上大型犬送養困難,安樂死議題更引發爭議。政府承諾擴建收容設施並提供補助,但如何兼顧動物福利與產業轉型,仍是一大挑戰。
食用狗肉越來越不受歡迎
BBC日前報導南韓將禁狗肉引發的後續效應。前狗肉場主人楊忠泰(Yang Jong-tae,音譯)表示不贊成禁止狗肉,「牛、豬、雞都可以吃,為什麼唯獨禁食狗肉?」首爾大學獸醫人文與社會科學副教授全明善(Chun Myung-Sun,音譯)指出,從食品安全與衛生的角度出發,狗肉都比其他肉類更具有風險,且在南韓,狗肉並未納入正規的肉類生產系統。
儘管南韓食用狗肉的消費率一直在波動,但近年來,食用狗肉已漸漸被視為禁忌。BBC引述一項南韓政府的民意調查,在2024年只有8%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內嘗試過吃狗肉,低於2015年的27%;另外有約 7%的人表示他們會一直吃狗肉直到禁令生效,約3.3%的人表示他們會在禁令全面生效後繼續吃狗肉。
韓國人食用狗肉的習慣已在改變,狗肉店將逐漸消失在時代的潮流中!(圖/翻攝自臉書Korean K9 Rescue)狗肉養殖業者的尷尬處境
禁食狗肉的禁令宣布後,南韓1537家狗養殖場中已經有623家關門,BBC採訪到的每一位狗肉貿易業者無一不表示,已經不知道該如何維持生計,因為他們長期以來賴以維生的產業,如今已被當局認定是違法。
前狗肉場主人朱永鋒(Joo Yeong-bong,音譯)回憶十年前,他剛踏入這個產業的時候,那時他才23歲,「那時人們對狗肉的看法還沒有那麼負面」,他接著說到,現在年輕從業職者面臨的困境,犬隻賣不掉,又無法馬上關門,陷入了「進不了,也退不了」的尷尬處境。
犬隻後續處理困難多
根據南韓政府估計,目前待處理的養殖食用犬隻數量接近50萬隻,韓國人道動物保護協會經理李相慶(Lee Sangkyung,音譯)表示,如何解決剩餘犬隻是個大問題。韓國農業食品與鄉村事務部(MAFRA)的外國新聞發言人告訴BBC,若狗肉場主放棄,政府會收容管理犬隻。
但政府收容也面臨挑戰,收容所目前已經「狗滿為患」,無法再收容數量龐大的犬隻,另外,因狗肉市場以體重計價,因此狗肉場主大多飼養土佐犬等大型犬隻,在南韓被列為危險犬種,需要政府批准才能飼養,在後續送養上,也有極高的難度。
收容所已經無法再收容大量的犬隻,安樂死恐怕會成為必須採取的最後手段。(示意圖/PIXABAY)安樂死恐成最後手段
全明善坦言,政府對剩餘犬隻的處置計畫有很大缺陷,她表示領養與安樂死都該被列入考慮,但安樂死的選項,對於那些費盡心思想把犬隻從屠宰場解救出來的人來說,會相當的心碎與憤怒。韓國動物福利協會會長趙熙慶(Cho Hee-kyung,音譯)過去就曾承認,救援組織會盡可能救援犬隻,但肯定還會有很多剩下的犬隻。
對此南韓政府試圖緩頰,宣稱安樂死不會在考量內。Mafra向BBC透露,他們預計每年投入60億韓元(約台幣1.2億)用以擴建收容所,並補助關閉養殖場的場主,每隻狗最高60萬韓元(約1.2萬台幣)。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