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台灣又贏了!GDP預測輾壓韓國 韓媒嘆被超太多:恐沒資格當四小龍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韓媒示警,今年韓國GDP成長率預測低,在「亞洲四小龍」中的地位恐不保。(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韓媒示警,今年韓國GDP成長率預測低,在「亞洲四小龍」中的地位恐不保。(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亞洲開發銀行(ADB)公布最新經濟展望,將台灣今(2025)年GDP成長率預測上修至5.1%;韓國則是0.8%,在主要亞洲國家中墊底。韓媒評價,成長率已被台灣超越太多,政府須調整國內經濟成長策略,「否則我們連『亞洲龍』的稱號都不夠格」。

台灣、韓國GDP成長率 今年整體與明年的預測為何?

亞洲開發銀行發布報告,其中台灣今年GDP成長率,從預測值從先前的3.3%大幅上修至5.1%。亞銀指出,台灣上半年GDP成長達6.8%,遠超預期,主因應是科技出口大幅成長帶動整體經濟表現。不過,對明(2026)年的預測由3%下修至2.3%,預估內需持續疲弱、美國的貿易政策對台影響將持續發酵。

至於韓國,今年GDP成長率預測僅0.8%,明年經濟成長率則為1.6%。對於亞銀數據,韓媒評論指出,國內經濟成長率僅0.8%可謂在亞洲國家中墊底,直言韓國在「亞洲四小龍」中落後的現實已無可否認;反觀台灣,幾乎擁有東亞主要國家中最高的成長率,更被視為美國關稅戰的大贏家。

AI熱潮推升晶片需求 韓國未確實把握機會

報導分析,人工智慧(AI)應用快速擴張,帶動高效能晶片需求飆升,以台積電(2330)為首的晶圓代工與零組件廠受惠,出口與投資齊增,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企業與政府因應美國貿易政策,採取「前置出口(front-loading)」策略,在新關稅生效前加速出貨,讓第2季出口出現爆發性成長。

台灣第2季出口年增率約35%,明顯高於第1季的19%;且企業加碼投資半導體及機械設備,上半年私部門資本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18.2%。另據SEMI統計,在半導體設備採購方面,台灣更以158億美元的金額超越韓國的136億美元。

韓媒評:台灣崛起時刻 國內應調整策略

聚焦韓國國內,出口放緩,與其他亞洲主要國家的差距也顯而易見,如新加坡作為金融中心,資本流入持續擴大、越南作為供應鏈重組的受益者,吸引大量跨國公司。雖韓國也在加強投資力度、嘗試推動AI半導體產業,但未跟上台灣等經濟成長率較高國家的步伐。

此外,韓國也受制於美國針對高頻寬記憶體(HBM)的出口限制,加上關稅政策的衝擊,國內工業生產出現壓力。韓媒文章表示,台灣迎來「翻轉時刻」,與韓國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全力以赴地實施以高科技產業為中心的成長策略」,否則韓國恐連「亞洲龍」的稱號都不夠格。

#台灣

【J4葛瑞絲滑上車EP.38】打擊詐騙第一線!警政署刑事局也滑上車囉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