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彥、蔡宇智、粘菀瑄、龔芸可/花蓮報導
斷了18天,日前遭洪水沖斷的馬太鞍溪橋今(10)日下午3點便道提前通車,剛開放通行就湧入不少車輛,原本幾個小時的路程縮短到幾十分鐘,鄉民開心放鞭炮。
馬太鞍溪便道開通。工程人員:「耶!通車囉,來。」
鞭炮聲劈哩啪啦作響,馬太鞍溪涵管便道提前五天國慶日下午3點正式通車。
民眾:「災後17天,便道終於開通了。」
民眾表達看法。民眾馬小姐:「我剛剛有爬上去看,是滿厲害的,還鋪了柏油,我本來以為只是鐵板,厚鐵板、大鐵板鋪一鋪。」
馬太鞍溪便道災後首次通行,不少車潮駛入便道。災後首次恢復通行,不少民眾都相當興奮,剛開放通行就湧入不少車輛。
民眾:「南下的車潮,現在已經大排長龍了。」
民眾表達看法。民眾:「原本開193線要走2、3個小時,很多車,現在走這邊大概10分鐘就可以過了。」
民眾林先生:「如果是台11線的話,哇,要好幾個小時了,這樣繞,來這個地方的話不到1個小時半就到了。」
洪災過後要到光復幾個小時的路程縮短到幾十分鐘,也讓救災超人們省下大把時間。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出面說明。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我們涵管便道的通行初期,我們是規劃在小型車,也就是五噸以下的小型車來通勤,那光復跟鳳林地區還有那個搶救災的需求,所以搶救災的車輛,我們會允許它來通行。」
公路局表示10月底會再進行便道評估 ,預計將放寬更多車種通行。
記者粘菀瑄、蔡宇智:「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正式通車,而下一階段就是力拚明年一月鋼便橋能夠完工。」
鋼便橋預計明年春節前完工。雙向通行的鋼便橋將抬高到比原堤頂再高三公尺,預計明年春節趕辦完成,至於永久橋的工程會再抬升到4米半,北上南下2座橋預估115-116年完工,連接光復的主要命脈將會又牢又穩的重現在居民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