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厚瑄/雲林報導
桃園市跳高好手傅兆玄在全運會跳出2公尺17摘下金牌。(圖/全運會提供)台灣男子跳高好手傅兆玄21日登場全運會男子決賽,力抗群雄跳出2公尺17的成績,確定繼108年全運會後奪下全運會生涯第二金,金牌到手後,隨即向個人生涯最佳的2公尺28發起挑戰,可惜最終三跳都失敗,沒能再闖佳績。賽後傅兆玄分析,因為雲林風真的很大,場地也逆風,讓他在進攻時力量被吃掉,但他也坦言感覺自己跳法越來越偏向保守,沒有辦法再突破,所以明年的最大課題就是要放開一點跳,不讓自己再被外在因素影響。
傅兆玄今年賽季表現亮眼,不僅在2月春季盃跳出個人最佳的2公尺27,7月份世大運又拿下銀牌、締造連兩屆在世大運奪牌的壯舉,9月份更是迎來生涯首場世錦賽,最終他以2公尺21的成績、總排名第14名,刷新台灣男子世錦賽跳高歷史最佳名次。
這次在全運會他排在壓軸出場,但因為雲林晚間風勢變大、氣溫也下降,傅兆玄第一跳挑戰2公尺09竟然就失敗,不過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在第2跳就成功,隨後更是連續跳過2公尺13、2公尺17,在確定擊敗強敵張騰仁、羅子杰、蔡維智還有葉柏廷等強敵奪金後,傅兆玄最後一跳直接挑戰2公尺28,可惜3次嘗試都失敗,最終以2公尺17作收。
談到全運會的表現,傅兆玄分析,今天的場地有逆風,讓他在進攻時「力量容易被吃掉」,但地因素也很難去克服,所以只能在熱身時慢慢調整。
以金牌結束本季最後一場賽事,雖然整季幾乎都能維持2公尺20的成績,但傅兆玄卻點出自己無法再往上突破的關鍵,「我覺得自己跳法越來越偏保守,沒有辦法做更積極的動作,整體感覺變慢,少了該有的速度感。」
他坦言自己其實蠻容易受到對手和現場觀眾這兩項外在因素影響,因此在國外比賽時,尤其像之前在世錦賽,會突然有種縮成一團的感覺,比賽時也變得很保守。他認為這種保守心態可能是因為太在乎成績,也限制住他想做一些突破性嘗試的勇氣。
不過,傅兆玄認為經過更多的世界舞台經驗後,他相信自己之後可以更放開一點跳,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他也期許明年自己能做出心態上的突破,不再過於在乎名次與成績,而是將重點放在技術動作上,能夠「積極去賭」,做出更積極的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