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精神科醫師楊聰才指出,台灣婚齡不滿5年的夫妻,離婚率超過三成。(示意圖/Pexels)台灣的離婚率長期高居不下,其中一個令人警惕的數據是:婚齡未滿五年的夫妻,竟佔整體離婚案例的超過三成。精神科醫師楊聰才指出,這並非單純的愛侶不合,而是婚姻進入「五年魔咒」後,戀愛激情消退、現實壓力浮現,加上雙方心理成長不同步,共同導致的系統性崩解。
多巴胺退潮:激情期後的「柴米油鹽」考驗
楊聰才醫師分析,許多夫妻在戀愛初期沉浸於多巴胺帶來的浪漫與激情,往往忽略了婚姻的本質是現實生活的合作與經營。根據科學研究,這股熱戀效應通常在一至三年後逐漸減退,隨之而來的是房貸、育兒、金錢分配等「柴米油鹽」的巨大壓力。
他指出,當心理學上的熱戀期結束,婚姻便進入最脆弱的五年期。除了現實壓力,若夫妻雙方在事業或個人成長速度上出現落差,也容易導致共鳴感與話題的消失,使彼此對未來的期待產生巨大落差,進而影響婚姻的穩定性。
婚姻四殺手:批判、輕蔑、防備、築牆成疏離主因
除了生理與社會壓力,溝通模式的失衡更是婚姻崩解的核心原因。
楊聰才醫師引述婚姻專家高特曼(John Gottman)的研究指出,有四種負面溝通模式對親密關係的破壞力最大,被稱為婚姻的「四騎士(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1. 批判(Criticism):針對伴侶的人格或性格進行負面評價。
2. 輕蔑(Contempt):帶著鄙視、嘲諷、不尊重地對待對方,這是最強的殺手。
3. 防備(Defensiveness):不願為衝突負責,只顧為自己辯護。
4. 築牆(Stonewalling):拒絕溝通,選擇情感抽離或逃避。
當夫妻長期陷入這些負面互動時,即使彼此間仍有愛意,也容易因為溝通方式的毒性而漸行漸遠,最終導致疏離與崩解。
研究發現,熱戀效應在一至三年減退後,婚姻將面對現實的考驗。(示意圖/PIXABAY)深度連結法:「OMIYA」五步穿越表層爭執
為幫助夫妻跨越溝通障礙,楊聰才醫師推崇一套「OMIYA」對話引導技術,它能幫助夫妻超越表面爭執,觸及彼此深層的渴望與需求,被視為維繫婚姻的「生命線」:
1. Objective (目標) 釐清對話目的。是要解決問題、增進理解或單純表達情緒?避免溝通失焦與無效爭吵。
2. Method (方法) 共同討論具體可行的解決策略。讓問題被實際處理,而非停留在情緒宣洩。
3. Intent (意圖) 強化彼此對關係的承諾與動機。提醒雙方爭吵是為維護關係,而非傷害對方。
4. Yearning (渴望) 探索未被表達的深層需求(如被理解、被支持)。連結冰山下的真實自我,提升關係親密性。
5. Awareness (覺察) 保持對自身情緒、需求和對方表達的當下察覺。避免陷入防衛或批判,維持一致性溝通姿態。
永續之道:理性認知、感性滋養與「對的人」
除了掌握「OMIYA」溝通技巧,楊聰才醫師建議夫妻更要學會「好好吵架」:
以「我」為主表達:使用「我感到…」取代「你總是…」,表達自身感受與需求。
回顧美好:衝突後回憶過去甜蜜,以重建對伴侶的欣賞。
勇於負責:承認自己在衝突中的責任,展現修復關係的誠意。
暫停冷靜:設立「暫停訊號」,讓彼此冷靜後再繼續,避免情緒築牆。
楊聰才認為,婚姻的永續之道在於理性認知愛情的生理基礎會消退,並感性地滋養關係。成功的婚姻並非是找到「對的人」,而是雙方都願意成為「對的人」,持續調整關係的舞步。他強調,若婚姻出現難以解決的困境,尋求專業的婚姻諮商就像定期健康檢查一樣,是維繫長久關係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