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農業部長陳駿季(右)表示,邊境非洲豬瘟的病毒陽性比例是高的。(圖/翻攝自國會直播頻道)台中日前爆發首例非洲豬瘟,廚餘處理作為也是這次的關注焦點之一。民眾黨立委陳昭姿今(29)日指出,自2018年迄今,有高達一成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憂心會不會有「漏網之肉」?針對未來是否禁止廚餘養豬,農業部長陳駿季坦承邊境非洲豬瘟的病毒陽性比例是高的,但「現在這個時間點最重要的在防疫。」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29)日邀請環境部長、衛生福利部、農業部、經濟部、教育部、國防部就「防範非洲豬瘟疫情擴散,強化全國廚餘去化問題以及後續防疫、清消等作為」提出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陳駿季表示,我國自21日開始啟動豬瘟應變作為,PCR檢測目前都是呈現陰性,看起來疫情是鎖在第一個案例,沒有對外擴散的跡象。但他也強調「現在還不能掉以輕心。」
陳昭姿質詢時指出,2018年迄今邊境查獲違規輸入豬肉產品約9511件,其中有997件為豬瘟陽性,即高達一成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會不會有「漏網之肉」?
不過陳駿季表示,此數據相關違規的部分,包括在邊境我們有勸導帶回來棄置到垃圾桶、以及從高風險區來的豬肉製品部分;但的確呈現非洲豬瘟的病毒陽性比例是高的。陳昭姿接著問,如果人體內沒吃完,還是可能會進到廚餘。陳駿季則說「的確有這可能」,但他強調進到廚餘養豬,還是要經過高溫蒸煮。
是否未來永久禁止廚餘養豬?陳駿季表示,農業部過去政策就是輔導農民轉型,廚餘養豬場也已經減少,然而廚餘本身必須要落實蒸煮和監管,才能確保廚餘飼養上的安全。他說「廚餘只要處理的好就是很好的飼料」,之後要不要用廚餘養豬會再來檢討,也會和環境部滾動檢討現行蒸煮措施。
另針對禁運禁宰措施長達15天,對養豬產業鏈有一定衝擊,陳駿季表示,在一週內會有完整的補助與輔導方案來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