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幕後/不再等以後!航空高層曝疫後「商務艙爆滿成常態」年齡層大幅下降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疫情改變的不只是旅遊模式,連「飛行心態」也跟著翻轉。(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疫情改變的不只是旅遊模式,連「飛行心態」也跟著翻轉。(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疫情改變的不只是旅遊模式,連「飛行心態」也跟著翻轉。航空界一位高階主管受訪時透露,疫情結束後,全球旅客的價值觀出現劇烈變化,從過去重視投資理財與存錢,轉向「把握當下、享受當下」的新思維,這股轉變更在機艙艙等的銷售結構上清楚反映。

這位經常往返亞洲與歐美出差的主管觀察到,疫情之後,商務艙成為最搶手艙等,常常一位難求。她坦言「過去大家會精打細算,但經歷疫情那種突如其來的生死威脅後,許多人寧願多花一點錢,讓旅途更舒適,也算是對自己的獎勵。」

這位經常往返亞洲與歐美出差的主管觀察到,疫情之後,商務艙成為最搶手艙等,常常一位難求,且年齡層大幅下降。(圖/資料照)
這位經常往返亞洲與歐美出差的主管觀察到,疫情之後,商務艙成為最搶手艙等,常常一位難求,且年齡層大幅下降。(圖/資料照)

她進一步指出,這股趨勢在歐美長程線特別明顯,由於單程飛行動輒十幾小時,過去主要由企業客戶或中高收入族群選擇的商務艙,現在卻出現年齡層下降的現象,不少三、四十歲的旅客也願意自費升等。「大家的想法變了,不再只為目的地而旅行,而是把過程也當成一種生活體驗。」

疫情期間長時間封鎖與死亡陰影,讓人重新思考時間與金錢的意義,「報復性旅遊」已轉為「質感性消費」。(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疫情期間長時間封鎖與死亡陰影,讓人重新思考時間與金錢的意義,「報復性旅遊」已轉為「質感性消費」。(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航空業內人士分析,疫情期間長時間封鎖與死亡陰影,讓人重新思考時間與金錢的意義,「報復性旅遊」已轉為「質感性消費」,旅客更願意投資在舒適、安全與心靈滿足上。也因此,包括國泰、星宇、新航等航空公司近年紛紛加強商務艙與高端經濟艙服務,推出更寬敞座位、機上Wi-Fi與餐飲升級,搶攻這股「重生活、輕價格」的新旅客心態。

展望後疫情時代,這名主管表示「疫情教會大家,很多事不是理財能掌握的,反而要趁能出發的時候去看世界。」她笑說,這也讓航空業的每一次起飛,都多了一層「珍惜當下」的意義。

#新聞幕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