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倪譽瑋報導
3日黃金價格一度跌到4000美元以下,分析師認為和黃金最大消費國「中國」的政策變化有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11月1日起,中國修正黃金稅收政策,在中國買黃金出售不再享有減稅,導致交易成本上升。3日黃金價格一度開盤重挫,最低跌至每盎司3962.92美元,不過目前已漲回4000美元。外媒分析,中國本次大跌的罪魁禍首,其稅收政策變化不容小覷,不過目前國際局勢不定,避險需求仍在,長期來看黃金價格還有上升空間。
中國改稅制衝擊 金價一度跌到4000美元以下
綜合《彭博社》(Bloomberg)等外媒報導,10月20日金價曾創下歷史新高,來到每盎司4380美元,後續慢慢回落。3日黃金現貨亞洲市場開盤,黃金價格一度失守每盎司4000美元,最低跌至3962.92美元。雖然本次跌幅讓人心驚膽顫,但整體金價從2025年至今仍上漲超過50%。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金價跌到3000字頭前,中國財政部宣布取消退稅福利,先前公告自11月1日起,零售商在上海黃金交易所購買黃金時,無論直接銷售或加工後出售,都不再享有增值稅減免。外界認為,此舉會讓投資人在中國買黃金的成本增加,對市場有一定衝擊。
買黃金成本上升釀暫跌 仍有地緣風險支撐
《彭博》報導分析,先前因為中美貿易戰等大事件,許多資金湧入被視為避險的黃金市場,推升金價屢創新高,如今貿易戰局勢緩和,資金慢慢撤出,中國再給予一次重擊;BullionVault研究主管 Adrian Ash指出,身為「黃金最大消費國」的中國,稅收政策變化勢必衝擊黃金市場。
不過,也有多位分析師認為,這波金價下跌應該是暫時的,目前各類地緣政治、經濟等不確定性仍在,黃金價格經歷3日的開盤下殺,目前逐步往每盎司4000美元漲回,國際局勢仍使避險性質的黃金有一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