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AI伺服器大出貨,輝達黃仁勳也宣布美國製造啟動,相關在美供應鏈受惠。(圖/翻攝美超微官方YT)美系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微軟(Microsoft)、Meta、Alphabet(Google)與亞馬遜(Amazon)—再度大幅上修2025至2026年AI相關資本支出,帶動全球伺服器與運算設備需求進入新一輪高增長期,國泰期貨最新產業報告指出,台系供應鏈包括鴻海(2317)、技嘉(2376)、廣達(2382)、緯穎(6669)、嘉澤(3533)與神達(3706)等同步受惠。
報告顯示,四大CSP合計資本支出年增率達58%與27%,全數進入「千億美元」級距。其中,微軟2026年資本支出年增上看45%,同步強化AI與非AI基礎建設;Meta第三季資本支出達193.7億美元、年增111%,全年預期將達700至720億美元,並於2026年突破1,000億美元;Alphabet第三季資本支出240億美元、年增41%,全年上修至910至930億美元;亞馬遜第三季資本支出342億美元、年增37%,全年上看1,250億美元,主攻AI晶片、資料中心與電力設備,預計2027年底算力將翻倍。
國泰期貨指出,三大CSP的「在手履約義務」(RPO)為年營收2至3.3倍,顯示訂單可支撐兩至三年且仍持續增加。報告並強調,儘管雲端營益率短期受投資影響下滑,但幅度僅屬個位數。微軟與AWS雲端業務營益率分別約四成與三成五,Google Cloud則在第三季營益率季增3%,反映AI導入後的獲利效益。雲端營收方面,AWS第三季營收年增20%,創11季新高,Trainium 3晶片預計2026年初上市;Microsoft Azure年增40%,AI應用已貢獻約7%營收;Google Cloud營收達152億美元,季增12%、年增34%,新增企業客戶亦年增34%。
AI供應鏈轉移
在供應鏈方面,輝達(NVIDIA)於GTC華盛頓大會宣布AI供應鏈移轉至美國,Blackwell平台開始小量出貨,總量達600萬個晶粒(約300萬顆晶片),折合約4萬櫃伺服器。國泰期貨預估,Blackwell與Rubin合計出貨將達1,000萬顆晶片,帶動2026年AI伺服器需求年增率維持70%至80%。報告指出,台系伺服器ODM與關鍵零組件廠將直接受惠,包括鴻海(2317)與廣達(2382)持續擴大AI伺服器產能;緯穎(6669)出貨動能強勁,預期第四季出貨將再創高;技嘉(2376)受惠企業級GPU伺服器需求轉強;嘉澤(3533)受惠高速連接器與散熱設計升級;神達(3706)則因企業運算伺服器訂單回升,業績同步向上。
國泰期貨預期ODM廠第四季進入AI強勁成長期,GB機櫃出貨量將達1.2至1.3萬櫃,2026年出貨可望上看2.4萬櫃,VR伺服器則達5.5至6萬櫃。隨產能開出與CSP持續擴建資料中心,ODM營收將自第四季起逐季攀升。報告總結指出,AI伺服器供給仍遠低於需求,四大CSP加碼投資將延續整體供應鏈成長力道,2026年有望成為AI基建全面爆發的一年。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