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星巴克(Starbucks)在中國市場的經營困境出現新轉機。這家全球最大連鎖咖啡品牌宣布,將以約40億美元(約新台幣1千2百億元)的企業估值,出售中國業務60%的股權給投資公司博裕資本(Boyu Capital),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經營星巴克在中國的零售業務。
星巴克出售其中國業務60%股權,給投資公司博裕資本。(圖/翻攝自星巴克中國官網)博裕資本將持最高六成股份
彭博社3日報導指出,根據雙方聲明,博裕資本將持有最高六成股份,星巴克則保留四成,並繼續授權品牌及相關智慧財產權給合資公司。星巴克執行長尼柯爾(Brian Niccol)表示:「博裕深厚的本地知識與專業能力,將成為我們在中國加速成長的助力,特別是在拓展至中小城市和新區域時。」另外,星巴克在聲明中預估,其中國零售業務總價值(包含品牌授權)將突破130億美元(約新台幣4千億元)。
接下來雙方的合資企業總部將繼續設立於上海,博裕會接手全中國約8,000家門市,並預計到2030年擴展至2萬家。
這項交易象徵星巴克在中國尋找「新盟友」的努力終於落幕。自1999年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市後,星巴克在中國迅速擴張,但近年陷入成長瓶頸。隨著中國消費者民族情緒高漲、本土品牌崛起,加上經濟放緩與疫情後消費力下降,許多西方企業,包括星巴克,都面臨銷售萎縮的挑戰。
本土品牌竄起成強勁對手
星巴克最大對手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兩年前以低價策略打敗星巴克,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兩者相比,瑞幸一杯咖啡僅需約星巴克三分之一的售價,星巴克的高價位與昂貴門市營運成本,使得許多顧客轉向本土品牌。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博裕資本為了完成這項收購,正與多家銀行洽談約14億美元(約新台幣4.3百億元)的貸款。博裕成立於2011年,註冊於開曼群島,投資範圍涵蓋私募股權、房地產與基礎建設等領域。該公司今年稍早還收購了北京華聯(SKP)百貨公司部份股權,並持有物業管理服務供應商金科智慧服務集團(Jinke Smart Services Group)控股權,在商用地產與物業管理方面具備豐富經驗,被視為星巴克在中國拓展的重要助力。
外國零售商紛尋求在地合作
然而,星巴克並非唯一一家尋求「在地合作」的外資品牌。近年來,隨著中國房地產低迷與消費信心疲軟,許多外國零售商都面臨挑戰。像是哈根達斯(Häagen-Dazs)母公司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正考慮出售其在中國的250家門市;漢堡王(Burger King)母公司餐飲品牌國際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也傳出有意出售中國業務控股權給本地私募基金。
相比之下,麥當勞(McDonald’s)與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Yum! Brands)早年就引入中國投資人,使其能長期穩居市場前段班。
星巴克積極調整在中國策略
為了重新吸引中國消費者,星巴克近年也積極調整策略。今年初在部分門市開設免費自習室、推出更多無糖與茶系飲品,並下調多款飲品售價,讓菜單更貼近在地口味;同時還擴增客製化選項,與美國簡化菜單、追求效率的策略形成對比。
這些微調已初見成效,星巴克中國在過去兩個季度的同店銷售重回成長。星巴克執行長尼柯爾於上月財報會議中表示,對品牌在中國的長期潛力「充滿信心」,並預期明年將「以更穩健的腳步」展開。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