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外食族最有感!10月CPI年增1.48%創九個月新高 豬肉飆漲9%破紀錄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飆高,荷包大縮水。(圖/翻攝自Pixabay)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飆高,荷包大縮水。(圖/翻攝自Pixabay)

荷包持續失血!豬肉、餐飲費成「通膨壓力點」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6日公布本年度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48%,已連續第六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然而,民眾對於日常開銷的壓力卻未見減輕,主因在於食物類價格,尤其是與外食族息息相關的項目,漲勢驚人。

根據主計總處的數據分析,10月份的物價壓力集中在肉類價格:豬肉年漲幅高達9.07%,創下近20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此外,雞肉也上漲8.22%。主計總處解釋,豬價上漲主要受前期天候及疫病影響減少供給,與近期非洲豬瘟的影響有限。

外食費整體上漲約3.56%,其中,中式早點漲5.35%,中式麵食(如炒麵、小籠包)漲4.28%,中式米食(如便當、滷肉飯)漲3.52%,顯示餐飲價格仍在高點盤旋。

受豬瘟疫情影響,豬肉和雞肉價格飆漲。(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受豬瘟疫情影響,豬肉和雞肉價格飆漲。(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核心CPI衝高1.84%!服務價格成物價上漲主因

若剔除波動較大的蔬果與能源價格,更能看出基礎物價趨勢的「核心CPI」,10月年增率為1.84%,是近九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這代表國內的服務類價格,如人事成本、租金、維修費用等,上漲壓力仍舊持續且頑強。

推動這波基礎物價上漲的關鍵因素包括:

1. 居住成本增加:房租上漲2.14%,家庭管理費用(如住宅管理費漲5.32%)及電費(漲5.24%,因臺電調漲電價及增訂底度費用)皆明顯調升。
2. 交通與雜項支出:臺鐵調漲票價(漲9.17%),交通工具零件及維修費(漲4.58%)上漲。此外,金飾及珠寶等個人隨身用品大漲10.65%,導致雜項類指數漲幅居七大類之冠。
3. 節慶效應推升娛樂費用:10月因連假較多,旅遊團費(漲3.84%)及住宿費上漲,加上中秋節禮金月份的比較基期差異,屬於暫時性推升因素。

外食費較前一年同月份漲約304元,外食族超有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外食費較前一年同月份漲約304元,外食族超有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民眾最有感:月增支出近1,200元,外食費貢獻最多

主計總處指出,以平均每月消費支出約8萬元規模的家庭為例,在購買相同品質商品的條件下,10月份整體需較前一年同期多支出1,184元,其中外食費約304元漲幅最大,外食族開銷壓力最直接。肉類約101元,豬肉價格飆漲衝擊餐桌消費。

個人隨身用品約172元,主要受金飾及珠寶價格上漲影響。娛樂服務約143元,旅遊、住宿費及個人照顧服務費用調升。交通工具零件/維修約69元,車輛維護成本增加。

#主計總處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