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颱風天是中共犯台最佳時機?網笑:解放軍都喜歡挑戰極限就是了啦

鄉民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軍事雜誌評估颱風天是侵台最佳時機,網友吐槽。(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中國軍事雜誌評估颱風天是侵台最佳時機,網友吐槽。(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今、明兩天北轉逼近台灣,中央氣象署不排除明天(11日)上半天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對此,全民最關心的依舊是「會不會放颱風假」,不少人頻頻刷新氣象資訊,想掌握最新動態。然而,就在民眾忙著備戰颱風時,卻有網友意外翻到一則奇特資訊,也是跟颱風有關,但卻是講:「中國軍事雜誌估算,颱風天是侵台最佳時機。」引發大量好奇與吐槽聲浪。

颱風前夕成攻擊窗口?中國軍事刊物的推算曝出爭議

香港《南華早報》曾引述中國軍事雜誌《艦船知識》,聲稱北京可利用颱風前的特定時段,對台灣 30 至 40 個「超級關鍵」基礎設施進行精準打擊,藉由引發電力、交通、供水與網路的連鎖崩潰,以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該文甚至推估,「颱風來臨前的上班日下午」是最能發揮效應的時間點,因為此時政府與民眾多半正忙於防颱準備,若遭突襲可能讓危機放大。

台灣基礎設施被點名為「完美目標」?專家:前提與數據不準確

文章指出台灣高度依賴進口物資、能源,並面對地震與颱風等頻繁天災,使基礎設施雖高度互聯,卻相對脆弱。模擬情境更顯示,若 3 座大型變電站被同時攻擊,有99.7%的機率導致北台灣全面停電,進而造成醫療延宕、供水中斷、交通癱瘓、通訊失聯、物資短缺等綜合災難。

但國防部對此早有研究,並明確指出:颱風本身對解放軍行動形成巨大限制。例如 2021 年的海上訓練即曾因颱風取消。專家也提醒,該雜誌引用的核電與能源資料多為舊數據,並非現行狀況,推演精準度堪憂。

天災疊人禍的假想劇本,引發民眾憂心與吐槽並存

若真如文章推演那般在颱風天遭遇攻擊,短期恐導致民生系統全面混亂,但專家認為,台灣目前的災防與備援能量遠比雜誌所描述的要強韌。不過,這則「颱風前午後攻台」的說法,一曝光就迅速在社群上掀起大量反諷,成為另一種「颱風天限定迷因」。

網友嘲諷大爆發:比起戰略,更像是挑戰自然定律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沒有颱風要過台灣海峽就很困難了,還挑颱風前?解放軍都喜歡挑戰極限就是了啦。」、「颱風天坐船登陸?哇,那真的是把極限運動當國家戰略。」、「以為是挑戰鐵人三項嗎」、「別人的小孩死不完,颱風天叫他們登陸送死?不然先請《艦船知識》總編示範一下?」、「拜託,颱風天連漁船都不敢出港,他們要開軍艦硬擼?」、「感覺他們的作戰計畫表上還會寫:『若遇海象狂暴=加分題』。」、「大家在囤泡麵,他們在算哪個變電站比較好攻擊…腦洞真是給我開到颱風眼裡去了。」

結語:討論雖荒誕,但提醒我們「韌性」才是真正關鍵

在颱風與地緣政治情勢交疊的時代,不論外界如何推演,最重要的仍是提升基礎設施的防護力與災害韌性。而社群的幽默與吐槽,也成了一種面對焦慮的集體出口:在暴風雨來臨前,以笑聲讓氣氛不至於太沉重。

#解放軍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