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國小一年級男童睪丸提早發育,就醫檢查發現,腦下垂體長了一顆小腫瘤,導致內分泌失衡,引起過早發育與肢端肥大等症狀。(示意圖/PIXABAY)若發現孩子過早出現第二性徵,可能是健康警訊。小兒科醫師陳木榮分享,一名國小一年級男童被母親懷疑性早熟,會陰部、腋下陸續長出數根毛髮,就連生殖器也開始變大,進一步檢查發現,他的腦下垂體內有一顆小腫瘤,導致內分泌功能異常,引起過早發育與肢端肥大等症狀。
陳木榮在健康節目指出,一般女生約在10歲後,胸部開始發育,男生則是約12歲後睪丸變大,女生若在8歲前、男生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就有性早熟的風險,應盡快就醫檢查。
陳木榮分享案例,曾有一名國小一年級男童,由媽媽帶來看診,家長發現孩子會陰部長出2、3根毛髮,腋下也出現1、2根毛髮,懷疑是性早熟。檢查發現,他的睪丸確實開始變大,不僅如此,額頭略凸、鼻子與手掌偏大,但查看過去的照片,發現男童1年前並無異狀。
陳木榮指出,鼻子與手掌變大屬於「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可能並非一般的性早熟,隨即透過影像學檢查,發現男童腦下垂體內有一顆小腫瘤,導致內分泌功能異常,引起過早發育與肢端肥大等症狀。所幸經藥物治療,孩子的情況逐漸穩定,暫時無需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