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超商取貨退燒?專家揭台灣電商「競爭內幕」已有龍頭遭邊緣化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財經作家指出,過去網購「超商取貨的天下」正出現改變,希望「直接送到家」的消費者有增多的跡象。(示意圖/資料照)
財經作家指出,過去網購「超商取貨的天下」正出現改變,希望「直接送到家」的消費者有增多的跡象。(示意圖/資料照)

許多人會用網購買東西,各大電商平台的競爭似乎越來越激烈。財經作家「股人阿勳」撰文指出,台灣電商的競爭進入「物流決戰時代」,消費者重視方便、快速、低運費,不少電商選擇「虧本搶市佔率」,價格戰的競爭相當殘酷,例如酷澎雖然是「大虧特虧」,但已靠隔日配和便宜拉高市佔率;而過去的龍頭PChome市佔率從44.8%下滑至33.4%,逐漸邊緣化。

2025台灣電商「轉折點」 競爭核心不單單是商品

股人阿勳指出,2025年台灣電商市場可謂「關鍵轉折點」,有新的消費模式、海外電商大舉壓境、本土平台間競爭白熱化,戰場從商品價格,漸漸轉為由「速度、運費、信任」主導。

​在運費方面,61.6%的消費者最在意「有沒有補助運費」,相對「折扣」更能影響購買意願;而信任,以穩健發展的MOMO購物來說,它展現品牌信任與品質的優勢,在台灣B2C市場成為冠軍。

物流掀起新戰局 超商取貨已有動搖

至於速度方面,調查數據顯示,43.5%的消費者期待網購商品「能在兩天內到貨。」若平台主打「快速到貨」,六成以上的人認為應該24小時送達、更有兩成是希望12小時內送到。股人阿勳進一步點出「物流版圖重洗牌」如果說過去10年是「超商取貨」的天下,現今遊戲規則正在改變。

股人阿勳指出,蝦皮店到店在急速拓展據點與推動「隔日到貨」,市佔率已經超過全家,雖然不及取貨的龍頭7-11,但也搶下近四分之一的市場;此外,宅配需求佔比從40.9%提升至44.7%,希望「直接送到家」的消費者增多,股人阿勳認為「物流速度與便利性已經不只是加分,而是消費者購買的基本要求。」。

電商虧錢硬拓市佔率 網購打「資本戰」壓縮本土品牌

關於各平台的競爭,股人阿勳提出,消費者心裡大多認為「要快而且要便宜,否則轉身就去別的平台」,蝦皮使用率高達79.2%,雖虧錢,但靠著社群導購和補貼讓滲透大增。而昔日霸主PChome不像MOMO在B2C市場打出天下,其市佔率已從44.8%掉到33.4%「正逐漸邊緣化」。另外,酷澎雖然是「大虧特虧」,但靠隔日配攻城掠地,成為少數成長中的勢力。

除了上述平台外,還有中國淘寶、拼多多,兩者加大投資、補貼,「不計代價虧錢」意圖用資本戰打進台灣市場;股人阿勳點出,這並不是第一次資本戰,過去eBay、Yahoo、蝦皮進軍台灣時,也是靠「補貼、不計代價燒錢」硬打市場,市佔率提高、對手撐不住時再砍補貼,提高手續費。

最後,阿勳總結,現在的台灣電商市場就像是「淘汰賽」,物流要求高效率、低運費,還得與其他平台打「補貼、價格戰」,迫使中小業者先被淘汰,最後能撐下來的才會真正決定市場的樣貌;他認為2026年台灣電商不只是「誰送得快」,而是「誰能在價格戰之後還活著」。

資料來源:股人阿勳

#台灣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1113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