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萬人連署「國高中改10點上課、移除多元課程」 教育部回應了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教育部表示,延後國、高中生上課時間涉及層面重大,加上目前各界意見不一,故暫不採用。(圖/資料照)
教育部表示,延後國、高中生上課時間涉及層面重大,加上目前各界意見不一,故暫不採用。(圖/資料照)

日前有民眾提案,國、高中生上課改為早上10點到校,下午4點放學;還有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提案獲萬人附議成案。今(13)日教育部做出回應,針對到校時間改到早上10點,由於延後上課時間涉及課綱節數、家長接送等多方面「不宜貿然推動」;多元課程部分,有供校方開設「選修」確保學生選擇的彈性,為促進多元適性學習,仍有保留相關課程之必要。因此暫不採用上課時間調整、移除多元課程

民眾提10點上課4點放學、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 破萬人附議

今(2025)年9月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提案,希望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將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縮短為「早上10點到下午4點」,此舉應能改善學生睡眠品質與時間,成就更好的學習效率。

提案中也指出,調整後能使學生有充足睡眠,避免慢性睡眠剝奪導致學習效率大減、憂鬱情緒增加;同時還可讓學生在放學後,能有更多時間進行個人興趣探索。提案一週內超過1萬人附議,不過眾人對此意見不一,「真的覺得要10點上學,我們補習的回到家都很晚」、「改成10點的話,那家長不就要10點載小孩去學校後才能夠上班?」

教育部回應「延後上學涉及多層面」 不宜貿然推動

今日教育部針對上述提案做出回應,關於縮短上課時間的結論為「不宜貿然推動」。教育部指出,依據課綱規定,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之課程規劃,學生在校上課每週35節,已明定各類型學校學生應修的課程學分數及其畢業學分數,若調至10點上課,預計每週減少10節的授課時間,「將造成學生無足夠時間學習所定內容、培養基本素養」。

教育部補充,各校應依課程綱要規定規劃課表,如果延後上課時間,要配合現行課程綱節數規定,需延後1節課以上放學時間到下午4點30分以後,將影響課間緩衝時間安排,未必利於學生獲得適當的休息時間。

教育部強調,國中階段的上課時間調整,各界意見仍差異大,本次提案贊成與反對的意見也是兩極化,延後上課時間的政策,牽涉到家長上班及接送、學生安全、地區交通資源、學習品質與教育價值、家庭生活作息、學校作息及管理、教師授課時數等諸多層面,「此等重大教育工程尚不宜貿然推動。」

兼顧學生興趣與適性學習 多元課程具必要性

至於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教育部表示,課程的設置是為了提供學生依興趣與進路探索更多學習機會,在多元適性原則下,課綱有「必修」與「選修」,確保基礎能力的培養,同時保留學校自主規劃與學生選擇的彈性。

由於課程或學習活動的「必要性」因人而異,也有選修方案供校方規劃,為兼顧共通性與多樣性、促進學生多元適性學習,教育部認為「仍有保留多元課程之必要。」

資料來源: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

#上課

【#直播中LIVE】【20251113】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王定宇在308高地】中國外交官竟嗆「要砍日本首相的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