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3cm小館長」梗笑歸笑,真要放大可別亂來。館長被爆疑似動刀增大,醫師警告:風險高、效果差,搞不好還毀掉功能。減重+修毛視覺加分又安全,才是多數男人最該走的路。圖為館長(左)與陳沂同台。(圖/記者趙于瑩攝)近日網搜熱門話題都聚焦在「小館長」的發育狀態,3公分的他,不知近來可好?14日,網紅館長陳之漢遭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核彈級爆料」,其中一份公布錄音可聽見館長過去曾要求特助小偉到蘆洲館「拍(男性生殖器)」傳給他。館長的理由更讓人目瞪口呆:「我跟你嫂子等一下要打X,你也知道我老二小,嫂子要看你的老二。」如今網友紛紛好奇「小館長」到底身高是否真的只有3cm?
「3公分戰士」從迷因變品牌
「3cm小館長」的討論會在網路上暴紅,其實早有脈絡可循。早年館長在直播玩遊戲時,常拿觀眾的「尺寸」開玩笑,像是脫口而出「你就3公分啦,連你全家都3公分」,一來二去成了他的招牌梗。不少粉絲也跟著起鬨,甚至反過來調侃館長自己是「3公分戰士」。
2010年,他在個人粉絲頁上宣布,「館長飲料店決定名稱了,3cm tea,商標名已註冊,3cm Tea,3 classic material Tea,飲料經典三元素,蜂蜜、牛奶、茶葉,創始店預計四月左右開始,到時候請好朋友們來試試看喔!」這正是借用了這段網路迷因當店名,讓人一看就記住,討論度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但是,這間原定開在台南的飲料店,至今連個影都沒看到。
「3cm小館長」梗笑歸笑,真要放大可別亂來。館長被爆疑似動刀增大,醫師警告:風險高、效果差,搞不好還毀掉功能。減重+修毛視覺加分又安全,才是多數男人最該走的路。(圖/翻攝自彪悍臉書)館長自曝硬不起來
在外界對「小館長」身高傳聞議論紛紛的同時,今年3月,他宣布進軍成人直播平台SWAG時,陳沂就曾當面求證,她問說,曾看到館長穿貼身車褲時覺得「褲襠平坦」,懷疑他「可能是小型號」,館長也正面給出回應,語氣不失幽默但也不躲避,「就正常啦,也不能誇大其詞。我極限就到那,台灣人人種平均數問題。」他甚至自己反問:「有超過平均,平均太短了吧,是12還是10幾?」。
館長在記者會上自招45歲看了那麼多早就「電子陽痿」:「超過40歲就出一張嘴,講個1天7次。」
館長出席SWAG首秀時,找來有「暗黑IU」之稱的日本AV新人艾悠,以及來自馬來西亞的性感女師「高中林老師」同場直播。雖然氣氛曖昧挑逗,但館長意外戴著石膏登場,坦言因練拳傷到左手導致骨裂,不得已以打石膏之姿亮相。
過程中,網友不斷湧入彈幕詢問:「你有反應嗎?」他當場苦笑,直說:「我現在打著石膏,加上我內心有在念佛經啦,所以…硬不起來。」
「3cm小館長」梗笑歸笑,真要放大可別亂來。館長被爆疑似動刀增大,醫師警告:風險高、效果差,搞不好還毀掉功能。減重+修毛視覺加分又安全,才是多數男人最該走的路。(圖/SWAG直播)練太壯雞雞會變小?真相揭秘
健身界一直有個爭論不停的議題:「練太壯雞雞會變小」?這種說法,其實只是都市傳說、視覺錯覺加上一點點藥物副作用的綜合誤會,並不是任何醫學或生理上的定律。先說結論:「重訓、增肌不會讓陰莖縮水」。陰莖尺寸主要是由基因與青春期的賀爾蒙決定的,成年後你可以改變肌肉、體脂比例,但尺寸不會突然升級或退化。
那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壯的人鳥鳥看起來比較小」?其實這是比例錯覺。當一個人下半身肌肉練得又粗又壯,旁邊的東西變大,沒變的自然顯得小,就像把原本正常的筆放在兩台超大螢幕中間,看起來就迷你。此外,體脂下降也會讓恥骨脂肪墊變薄,實際露出的長度可能更多,但因為整體更精瘦,注意力就不會集中在尺寸上。再加上緊身褲、壓縮褲壓一壓,看起來更「收斂」,整體誤會就更大。
另外,健美圈中確實有些人使用類固醇,會導致睪丸萎縮,但不是陰莖本體變短。這兩者經常被混為一談,才導致「肌肌大了,雞雞就變小了」的錯誤印象。
真正會影響尺寸的,是肥胖,恥骨脂肪太厚會吃掉根部、年紀、血管健康或壓力因素,和肌肉本身沒有關係。
「3cm小館長」梗笑歸笑,真要放大可別亂來。館長被爆疑似動刀增大,醫師警告:風險高、效果差,搞不好還毀掉功能。減重+修毛視覺加分又安全,才是多數男人最該走的路。(圖/翻攝自彪悍臉書)靠手術轉骨變大人?
今年3月,三立新聞網就曾獨家爆料,館長陳之漢曾去李進良的醫美診所做「陰莖增大術」,藉此助長雄風。對此三立記者求證館長經紀人,對方沒有回應。再進一步求證李進良,李進良則語帶保留表示:「你去問他,看他怎麼說囉。」
「3cm小館長」想要「轉骨變大人」,陰莖增大術也許是方法之一,不過,手術風險不小,今年9月,就傳出一名男子花了40多萬,施作「陰莖增大術」卻不幸身亡的消息。
陰莖增大術近年在醫美市場中詢問度頗高,但隨著台北某診所近期發生患者術中猝死事件,再次將這類手術的風險推上檯面。事實上,這類手術可分為增長、增粗與增大三種方式,常見如自體脂肪移植、人工真皮片植入,或是切除韌帶等。但醫師提醒,這些術式雖屬表淺構造手術,卻仍具相當風險,尤其麻醉與術後照護不當,才是大多數悲劇的主因。
林口長庚泌尿科副主任陳煜指出,死亡案例極罕見,多數併發症為表面凹凸不平、感染或出血,而非致命性問題。他也坦言,95%的患者尺寸其實屬於正常範圍,多半是出於自信心考量,並非真正醫療需求。另一位泌尿科權威侯鎮邦則直言,陰莖增大不像女性隆乳那樣具雙向滿足意義,反而女性更重視的是安全感與親密連結,尺寸反倒不是優先考量。
常見風險包括:感染、神經損傷、纖維化造成彎曲,甚至勃起功能障礙。一旦出現排斥或組織壞死,後續治療難度高,甚至可能永久喪失性功能。醫師提醒,有意進行此類手術者,務必選擇具專科資格、設備完善的診所,且應多方比較、評估自身動機,切勿草率決定。對於多數人而言,減重、修毛即可達到視覺加分效果,風險遠低、效果也不輸手術。
「3cm小館長」梗笑歸笑,真要放大可別亂來。館長被爆疑似動刀增大,醫師警告:風險高、效果差,搞不好還毀掉功能。減重+修毛視覺加分又安全,才是多數男人最該走的路。(圖/翻攝自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