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台灣有事的台灣聲量:真正被看見的,是國民黨不再隱藏的「紅色附庸化」

文/聲量看政治

「台灣有事」的台灣聲量:藍營已是「紅衛兵」的樣子

日相高市早苗一句「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把台灣安全推上國際舞台,而薛劍隔天用「那顆頭乾脆斬了」把局勢推向暴力威脅。這原本是一場台日中三邊的外交衝突,但到了台灣社群,卻變成一場政治勢力立場的總體檢。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針對「台灣有事」表達明確立場,遭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嗆斬首,引發國際關注。(合成圖/翻攝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高市早苗IG)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針對「台灣有事」表達明確立場,遭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嗆斬首,引發國際關注。(合成圖/翻攝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高市早苗IG)

真正被看見的,是國民黨不再隱藏的「紅色附庸化」

從三張YT聲量圖可以看見,薛劍的貼文一出來之後,民進黨及本土台派支持者第一時間就站穩了抗中挺日的立場;促統紅營則迅速複誦了中國的反日語言;至於國民黨,看似沉默,實則在等待訊號,等左岸發動、黨內大咖講話後,才開始在直播與影片上全面出擊。

台灣有事的台灣聲量:真正被看見的,是國民黨不再隱藏的「紅色附庸化」
台灣有事的台灣聲量:真正被看見的,是國民黨不再隱藏的「紅色附庸化」。
台灣有事的台灣聲量:真正被看見的,是國民黨不再隱藏的「紅色附庸化」
台灣有事的台灣聲量:真正被看見的,是國民黨不再隱藏的「紅色附庸化」。
台灣有事的台灣聲量:真正被看見的,是國民黨不再隱藏的「紅色附庸化」
台灣有事的台灣聲量:真正被看見的,是國民黨不再隱藏的「紅色附庸化」。

藍營的親中,這次「台灣有事」的反應節奏、語調方向、立場一致性都已明確揭露,藍紅彼此已經沒有什麼距離,甚至,在輿情戰中已經扮演的是「中國論述的台灣代理人」,這是在三天內的政治動作中,就直接呈現的事實。

左岸先講、促統派同步、藍營再補位的「附庸型政治反射」

左國在13日與14 日直接將高市貼上「挑釁」標籤,並將日本定義為「干涉者」。隨後促統紅營立刻動起來,攻擊日本、痛罵高市,聲量第一時間就飆升。而國民黨的馬小九、柱柱姐等大咖,則在隔一天15日緊跟出手,語調幾乎完全一致,定調台海不能國際化、日本不要插手、台灣不是棋子。

這種節奏不是「巧合時間差」,這是典型的附庸模式,由北京決定方向,隨之而來紅色網軍側翼立即複誦,藍營政治人物迅速補上「台灣版包裝」的同一政治論述。

沒有任何政策差異、沒有意見距離、沒有自家立場,而是把左國的說法用「台灣政治語言」再講一次。藍營不但與紅營站在同一邊,更在國際議題上扮演「#降低中國敵意的台灣民意偽裝」。這種角色本質上就是附庸,替主人講話,但用台灣本地語言包裝。

語言雖不同,立場卻完全同調:藍營說的是左岸的內容,只差口音不同

中國「台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日本無權置喙」的主軸論述明確,促統派與國民黨的版本則是更極端附和,看似有自主性,實際上只是把中國的立場換上國民黨的包裝。框架完全一致,差別只在誰講得比較兇、誰講得比較「像台灣」。

更深層的是,藍營已經不試圖提出屬於自己的台灣安全論述,而是直接用左岸的國安框架來決定台灣的國際位置。

國民黨這已經不是親中而已,是「實際上已被左國牽著走」。不是立場接近而已,根本「已經落在紅色光譜裡」。

藍營社群動員的反應模式,證明它只是紅統派的放大器

聲量圖中,藍營的反應不是新聞出來就動,他們先等中國的立場,再來才是藍營權力核心表態,最後再「由上而下」啟動直播與社群動員。

這種模式不是由群眾自主反應,是以政治訊號來驅動的。真正可怕的,就是這種藍營社群的啟動模式,與左岸的趨勢一致。

藍營的直播是因為「議題方向確定」後才集體上線,這種聲量操作方式,本質上是「接左岸訊號後再系統性放大」。藍營已不再是國內獨立的政治玩家,而是紅營的一部分,只差風格不同,功能卻相同。

藍紅沒有遠傳也沒有距離,不僅僅是盟友,就是附庸

如果這次事件有什麼最清楚的啟示,那就是藍營不只是親中,而是在國家安全主張與國際立場上,已經是紅統的樣子。

藍營講的不是台灣的安全邏輯,是中國的;藍營動的不是真正的民意,而是順著北京的節奏;藍營的社群不是獨立戰力,而是小粉紅的台灣延伸。

這樣的關係已不是「靠近」,就是「附庸」,藍營向紅營的政治語言框架對齊,彼此之間不僅零距離,更是一條完整的紅色政治產業鏈。

這次事件的聲量趨勢,只是讓這條附庸關係被看得更清楚、也更無法否認。

外稿
#國際頭條

【女神在線Ep28】太抓馬!無尊被騙到命案現場?亞美將為塑膠姊妹背黑鍋!
大數據推薦
【女神在線Ep28】太抓馬!無尊被騙到命案現場?亞美將為塑膠姊妹背黑鍋!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