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中國併吞台灣最具威脅的是放棄 賴清德:向侵略妥協只會換得戰禍和奴役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賴清德國安會議後談話(圖/翻攝畫面)
賴清德國安會議後談話(圖/翻攝畫面)

總統賴清德今(26)日上午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會後並召開記者會說明國安團隊所規劃的兩大方案。賴清德強調,在中國所有併吞台灣的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他並以二戰爆發、西藏與北京簽署「十七條協議」為例表示,歷史證明,向侵略妥協,最後只會換得無止境的戰禍和奴役。

賴清德今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國安團隊規劃的兩項「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分別為「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與「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其中也包含了國防部《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劃,預計在2026年至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引進高科技及人工智慧,建構高效決策、精準打擊之強韌防衛作戰體系;以及提升國防自主,壯大國防產業,邁向經濟與安全雙贏等,具備三大特色的先進防衛作戰體系。

談話尾聲,賴清德提到,在中國所有併吞台灣的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有些人在中國的統戰攻勢下,甚至把堅持民主、擁有自由都視為對中國的挑釁,錯以為只要台灣人願意「割捨一些自由」、「犧牲一點主權」,屈辱地接受「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就可以換取「和平」。

「然而,歷史證明,向侵略妥協,最後只會換得無止境的戰禍和奴役!」賴清德舉例,1938年的歐洲,曾經相信只要捷克割讓一些土地給法西斯,就可以換來「一世代的和平」,結果迎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無數的苦難和悲劇跟著而來;1951年,西藏人民一度以為和北京簽署了「十七條協議」,就可以守住西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結果是西藏人民的雪國,變成了共產黨腳下的紅色高原。

賴清德強調,民主不是挑釁,台灣的存在更不是侵略者破壞現狀的藉口。作為民主國家,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但他深深期待,在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台灣」,不讓台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台灣」,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台灣人共同的責任,我們只能團結,也必須團結一致,才能守護國家,守護作為台灣人民的自由。

賴清德表示,現在國安團隊及行政部門也將展開行動,為台灣打造足以保衛自己的國防戰力、經濟實力,以及民主防衞機制,為鞏固台灣安全及國家主權,樹立無可動搖的基石,「為了台灣,為了中華民國,我們一起動起來!」

#賴清德

【94要客訴】川普不甩北京續挺高市!傳黃國昌新北選到底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