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1公斤早產兒全身長黴 馬偕巧手「沖洗」神救援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即將過3歲生日小縈,出生時是一名體重只有1152公克的早產兒,在接受照護過程逐漸無法產尿、還有嘔吐、腹脹等問題,轉診至馬偕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幾乎呈現無尿狀態,經檢查後發現「幾乎全身器官都遭黴菌感染」,在無計可施下,最後放手一搏決定嘗試以逆行性輸尿管導管沖洗黴菌才挽救一命。

小縈(中)與爸媽開心合影。(圖/記者楊晴雯攝)

小縈因為全身黴菌感染,被醫護人員暱稱小黴。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蔡政道表示,當時患者轉院過來時,就已經出現近乎無尿情形,經超音波一照發現,腎盂和輸尿管全被菌絲球包圍,因此導致無法產尿跟排尿,血液也遭黴菌感染,連同心臟瓣膜、眼球、骨頭、膝關節等處也遭受波及,肺部也有積水。

在治療上,蔡政道說,除了腹膜透析與靜脈抗黴菌藥物治療外,必須設法去除部分黴菌,再使用高劑量抗黴菌藥物沖洗灌流,一般會搭配電腦斷層導引施以經皮腎盂引流,但因小縈是極低體重早產兒,體重低於1500公克,腎臟雖然因發炎腫脹但也只有5到6公分,加上腎盂及輸尿管已被黴菌塞滿,完全沒有漲大的腎盂(水腎)可供適合的引流管放置。

因電腦斷層導引經皮腎盂引流失敗,醫護團隊翻遍文獻報告一度無計可施,也是小縈跟死神最接近的時刻。馬偕兒童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許錦城坦言,當時真的「沒招了」,在為小縈的禱告中突然靈光一現,決定嘗試以逆行性輸尿管治療進行尿液引流並加上抗黴菌藥物灌流治療,但是在極低體重早產兒身上的施行難度非常高,全球相關文獻更是前所未聞,結果手術成功順利放進導管順利引流,且每六小時施以高劑量抗黴菌藥物沖洗灌流。

經此治療後,小縈隔天就有尿液排出並恢復正常尿量,腎臟功能也逐步恢復,一個月後超音波追蹤確認無黴菌殘留後就移除該灌流導管。此治療方式和個案報告也在本月刊登在2018年的國際泌尿學期刊。

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許瓊心說,早產兒照護過程需要使用到許多導管,有感染風險,遭黴菌或細菌感染的狀況很常見,加上小縈的媽媽當時懷孕28週因大量早期破水後提前剖腹產,在完全無羊水的情形也會受感染,但像小縈這樣全身性黴卷感染的案例卻十分罕見,全世界只能找到一篇相關文獻。

小縈在該院加護病房和新生兒中重度病房共住了233天,一個月就動了7、8次手術,家屬簽病危通知簽到麻木,醫師都坦言存活率不高,但在醫療團隊合力積極搶救下,揮別小黴稱號,目前心智與生理狀況都正常發展,快樂迎接新人生。

▲▼小縈即將過3歲生日,馬偕醫院提前替她慶生。(圖/記者楊晴雯)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2024西港刈香甲辰香科武陣大會師 台灣第一香🚨直播搶頭香🚨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