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揭秘千年節日 世紀大誤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端午4天連假正式開始,不少民眾會團聚吃粽子,而端午節的由來,相信每個人都聽過,兩千多年前,古代楚國有位忠臣叫屈原,屢次勸諫,但楚王並未聽取,反而將屈原流放。後來楚國都城被別國攻破,屈原跳汨羅江殉國。民眾為避免這位忠臣的屍身被魚蝦吃掉,便划船於水上丟飯糰入水,讓魚蝦吃飯糰保全屈原的屍身,後人也跟著這樣做來懷念這位殉國者。

▲端午節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圖/翻攝自資料畫面與維基百科)

但是,事實上「端午節」的習俗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根據歷史記載,端午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來歷可以追朔到周代;在周代忌諱「五」字。民間認為五月是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蠍子、蜥蜴和癩蛤蟆。此月多災多難,甚至生孩子都會夭折,因此必須採取各種方法來避五毒之害,其中划龍舟就是古代人驅邪避疫的宗教活動之一,而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雄黃酒、菖蒲、艾枝等其實也都是古代的避邪之物。

而屈原是如何與端午節沾上邊的呢?據了解,屈原第一次與端午節搭上邊的相關記載,是在南朝的一本志怪小說《續齊諧記》,其中提到楚人有在五月五日以竹筒飯投水祭祀屈原的傳統。但是在漢朝的時候卻在屈原投江的長沙一帶,出現一個自稱三閭大夫(與屈原同官職)的人,對來祭拜的人說:「這些竹筒飯常常被水中蛟龍吃掉,你們最好用葉子包,再綁上彩線蛟龍看到就會不敢吃了。」這顯示屈原從漢朝到後來的魏晉南北朝,逐漸與端午節的融為一體。

加入 @setn 好友 #端午節連假

【94要客訴之精彩完整版重現】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