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隔板反增染疫風險!台灣最新研究登「科學期刊」

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

台灣上月從爆發疫情的三級警戒,隨著疫情趨緩降至二級,雖開放餐廳內用,但仍要求梅花座、使用公共隔板,加強防疫!不過國立中山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許多公共場合用來隔開座位的隔板,將增加武漢肺炎(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病)感染風險。

▲疫情管制鬆綁,餐廳均使用隔板、梅花座及專人分菜。(圖/中央社)

中山大學的最新研究27日登上《科學》期刊(Science),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與團隊發現,許多公共場合用來隔開座位的隔板,反而讓感染風險增加。研究中指出,台灣、美國、以色列氣膠學者跨國合作的研究顯示,全球武漢肺炎超級傳播事件,均指向「氣膠傳播」為主要感染途徑,而非過去認知的飛沫或接觸傳播。

▲圖書館也使用公共隔板,但最新研究指出可能會增加染疫風險。(圖/中央社)

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兼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指出,「比起飛沫,氣膠不僅在空氣中懸浮得更久,可長達數小時,能夠傳播到比現行規範的1至2公尺社交距離更遠的距離,氣膠一旦被吸進體內後,小顆粒的病毒氣膠,尤其是5微米以下,更可直接越過鼻咽及上呼吸道,到達肺部更深處的細微支氣管甚至肺泡處,而不被現行的鼻咽採樣篩檢偵測到。」

研究更警示,「過去大眾常認為氣膠傳播只會發生在長程傳輸,卻忽略了氣膠傳播在短距離傳播的威力更甚,因為離感染者距離愈近,病毒氣膠的濃度其實更高,目前全球各國所採取的防疫規範,是根據接觸及飛沫傳播而設計,並無法有效遏止氣膠傳播,無疑是在防疫上的一大破口,這也是目前疫情持續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研究強調,氣膠傳播並非難以防範,須更加留意「加強空氣的清潔與消毒」、「氣流的流動方向及影響」,許多公共場合用來隔開座位的隔板,設計用來阻絕因咳嗽或打噴嚏噴出的飛沫,卻可能妨礙氣流的流通,增加氣膠傳播的風險,且許多文獻都明確提及,呼氣氣膠的濃度遠高於飛沫,因此更需優先考量防範氣膠傳播。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搭乘大眾運輸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務必戴上口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