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不停!皮膚易過敏「紅、腫、癢」?8類高組織胺飲食要避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皮膚經常過敏「紅、腫、癢」?可檢視自己是否經常攝取高組織胺食物。(圖/擷取自Pixabay)

請繼續往下閱讀….

您的皮膚是否容易無緣無故紅、腫、癢?小心這可能是日積月累「吃」出來的!如果你經常從飲食中獲得「組織胺」,累積在體內容易造成過敏反應,體內組織胺如果少一點,過敏的情況可望減緩,也可增加抗組織胺藥品的療效。組織胺除了常見於不新鮮的水產、魚肉,7大類食物也有一定的含量,過敏一族要當心。

組織胺(Histamine)是在腐敗魚肉中常見的化合物,1950年代日本人針對一些食用魚類引起的類過敏性反應進行調查和研究,確定此類食品中毒事件是因為患者吃進的魚肉中含有高量組織胺所引起,稱為「組織胺中毒症」。

若是我們的飲食中含有大量組織胺,酵素來不及分解,組織胺就會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導致體內組織胺濃度上升。組織胺會促使血管擴張,主要症狀包括蕁麻疹、全身灼熱、身體發癢、胸悶、喉嚨不適、哮喘、呼吸困難、頭暈、頭痛、視力模糊、口乾等。

哪些飲食隱含組織胺地雷?皮膚科醫師游鴻儒首先點名「青皮紅肉的魚」,包括鮪魚、鯖魚、鰹魚等鯖魚科魚類,另外鬼頭刀、秋刀魚、沙丁魚等非鯖科魚類也常發生。

除了不新鮮的魚類,帶殼海鮮、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培根)、發酵類(如泡菜、辣椒醬、酒)、部分蔬菜(如茄子、菠菜、番茄)、少數水果(葡萄、柚子、酪梨、柑橘類)、肉類(不新鮮的豬肉、雞肉等)、堅果(花生、腰果等)同樣富含組織胺或容易刺激身體釋放組織胺,過敏族群應酌量。

組織胺麻煩之處還在於,它對熱非常安定,不容易透過加熱的方式加以破壞,一旦產生就不容易去除。如果民眾發現自己常出現類似過敏的發癢症狀,或者經常鼻塞,乃至於慢性蕁麻疹,不妨試著少吃上述幾類高組織胺食物,以減輕症狀或吃藥的頻率。

第三劑 BNT第三劑 疫情 本土 確診 居服員 Ct值 疫苗預約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