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驟逝!專家:憂鬱症如「心」感冒!地位顯赫會罹患「恢復期」最危險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李玟驟逝,讓外界感到震驚不捨。(圖/華納音樂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充滿陽光形象的天后歌手李玟驟逝,讓憂鬱症議題受關注。董氏基金會今(6)日指出,憂鬱症如「心」的感冒,不分性別、年齡、 個性、財富狀況與地位,不管你是陽光、 充滿活力或是內向不擅表達都可能罹患,尤其是憂鬱症患者自殺通常不是在病情最嚴重的時候, 常常是在恢復期,故仍需對自己情緒的檢視,透過專業的協助或專業的治療, 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李玟昨日傳出逝世,享年48歲。其姊姊李思林昨晚在臉書發文表示,李玟數年前不幸染上抑鬱症,長時間抵抗病魔下近日病情急轉直下,7月2日在家中輕生,5日在醫院搶救無效過世。由於李玟在華語歌壇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多首經典歌曲更是傳唱至今,因此海內外大票的歌迷以及演藝圈的友人都感到震驚,紛紛不捨哀悼。

外界好奇,開朗、陽光的人怎麼會得到憂鬱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 雅馨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憂鬱症將成為2030年全球疾 病負擔的首位,李玟驟逝消息除帶來莫大的震驚與遺憾外, 也提醒了憂鬱症如同「心」的感冒,它不分性別、年齡、 個性、財富狀況與地位,甚至不會管你是陽光、 充滿活力或是內向不擅表達,其實都有可能罹患的一種疾病, 而憂鬱症患者會無法自行控制情緒低落、 無法停止負向思考甚至選擇用自我傷害來解決痛苦, 必須藉由平日對自己情緒的檢視、專業的協助或專業的治療, 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她說,當周圍親友罹患憂鬱症,出現隨之而來的「失眠」、「 對事物失去興趣」、「食慾不振」,甚至「情緒低落」、「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或「負面思考、想自殺」等症狀,相信 大多數人都明白,但為什麼患者無法控制那樣的想法與衝動?她以腸胃痛、 高血壓或血糖值太高做比喻,「我們無法自行要求自己的腸胃不要痛、 血壓或是血糖不要高。要控制它,得從平時的生活習慣調整, 或積極的接受治療,無論是心理治療或服藥,才能緩解症狀或控制。」

土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說明, 憂鬱症是一種大腦的疾病,它就是一種生病,跟社經地位、成就感、 壓力多不多不見得有關連。憂鬱症患者在治療期間, 可能會因為治療中斷、沒有完全康復, 有的時候又有突發事件而影響病情, 即使有接受治療偶爾還是會有想不開的念頭,需要特別留意, 尤其是憂鬱症患者自殺通常不是在病情最嚴重的時候, 常常是在恢復期,病情恢復的比較好但還沒有完全好的階段, 這時陪伴者往往會比較放鬆,而此時的自殺風險其實是最高的, 陪伴者反倒要多加留意患者是否有一些警訊, 例如憂鬱症患者透漏想不開的意念,將心愛的寵物、東西送人, 出現類似交代後事的言行舉止, 不論是言語或行動的訊息都要嚴肅地看待,避免憾事發生。

「了解自己,就是幫助自己的第一步!」葉雅馨呼籲,民眾從自身做起, 一同認識、瞭解、覺察憂鬱症,養成情緒檢視與壓力紓解的習慣, 並懂得適時尋求專業協助。董氏基金會「 華文心理健康網」也提供 了憂鬱症防治的相關資訊與檢測工具,供民眾參考。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 反霸凌專線:1953

李玟 葉雅馨 李思林 劉嘉逸 董氏基金會 憂鬱症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