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見「芭樂圖鑑」 7品種中它最脆 珍珠拔產量佔95%以上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芭樂熱量低、具飽足感,更富含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等營養。(圖/資料圖)

請繼續往下閱讀….

芭樂熱量低、具飽足感,更富含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等營養,農糧署表示,台灣常見的芭樂品種,可依口感脆、軟程度分為2大類,在7種芭樂品種中,最脆的品種是帝王拔,而口感較軟則是紅肉拔及中山月拔。

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口感較脆的品種包含帝王拔、珍珠拔、彩虹拔、水晶拔、珍翠等,其中珍珠拔為台灣主要栽培品種,占比約95%以上。

帝王拔(台農1號):形大呈橢圓,皮凹凸明顯,肉厚甜中帶酸,是芭樂品種中最脆的。 珍珠拔:形卵圓,肉清脆酸甜適中。是芭樂品種中最常見的。 彩虹拔(西瓜拔):綠皮紅肉,卵圓形,成熟時綠皮紅肉間有層白色果肉,相似西瓜,有百香果香氣。 水晶拔:外型扁圓,皮粗糙不規則突起,肉厚籽少。 珍翠(高雄2號):型圓,皮凹凸明顯,肉厚且細緻,是夏季天后。

▲珍珠拔產量佔95%以上,是台灣最常見的芭樂品種。。(圖/翻攝自 鮮享農YA - 農糧署)

農糧署表示,至於採收後會軟熟轉色、口感較軟的品種,則有宜蘭特色的紅肉拔及中山月拔。宜蘭紅肉拔通常於7-8分熟、果皮略帶淺綠時採收,後熟後轉為黃色;中山月拔(東山月拔)則多於9分熟、果皮轉淡黃色時採收,雖然果實較小,但香氣濃郁,除了作為鮮果,農會也會將次級品製為冰淇淋、果凍等加工品,展現不同口感的芭樂風味。

宜蘭紅肉拔:皮黃肉紅,軟Q香甜,富含茄紅素和β-胡蘿蔔素,主產地為宜蘭員山鄉。 中山月拔(東山月拔):皮黃肉白,果較小果肉軟Q,香氣濃郁,主產地為宜蘭頭城鎮。

芭樂 品種 珍珠拔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