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新鮮飯、麵重複加熱」恐產米酵菌酸 醫師:嚴重會致死

記者謝昀蓁、楊晉/台中報導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其中除了炒飯症候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也PO文,認為比仙人掌細菌毒素更猛爆的「米酵菌酸」可能性升高,呼籲大家盡量先避免吃不是新鮮烹煮的麵、飯類又重復加熱,因為通常外食族買的便當、炒麵等,店家都已經將半成品常溫放置許久,其中可能產生毒素,另外家中的剩飯也是,如果不立刻低溫保存也會間接提高致死率。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食族常買的麵食與米飯,由於店家都已將半成品放置常溫,因此不宜重複加熱。

熱騰騰米飯出爐,吃不完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直接冰進冰箱。但是放冷後再冰或冒熱氣的時候就放進冰箱,其實也有講究。

家事達人王小姐:「沒吃完的東西,怕那個壓縮機會壞掉,就不敢放進冰箱,那個都錯了,煮完的東西可以直接進冰箱,它才不會增長細菌。」

家事達人的建議其實也跟台大醫師李建章po文的觀點相似,避免吃非新鮮烹調的這2種加熱食物。

▲醫師建議,避免吃非新鮮烹煮出來的米飯和麵食。

記者謝昀蓁:「剛煮好的飯或買回來的麵食,如果沒有立刻食用又保存不當、再加上重複加熱,可能產生毒素。 」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章:「它是米酵菌酸,其實在室溫中容易去生長,如果說受到汙染的時候,毒素會產生多器官衰竭的症狀。」

尤其外食族的便當、炒麵等午餐,常常工作忙碌回過神來,在室溫下已經涼透根本無法入口,只能依賴微波爐,增加致死風險。

▲外食族常將便當或麵食放到冷掉後用微波爐重複加熱,這樣做會增加致死風險。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章:「在外面放太久才重複加熱,這中間這段時間讓它產生細菌滋生有危險,因為現在很多的炒飯跟炒麵都是先把飯跟麵煮熟然後放外面,要炒的時候再大火去炒,室溫太久的時候會產生一些細菌,毒素也是耐熱的。」

既然米製品在室溫下會有風險,也有人提出超商飯糰為何鮮少有問題?有專家解釋,飯糰製作到保存過程都有經過專業的殺菌、冷鏈運送,風險自然小很多,但醫師還是建議,最好在2個小時內食用完畢,降低細菌、毒素問題。

▲常見的超商飯糰在製作到保存都有經過專業的殺菌、冷鏈運送。

©三立新聞台
李建璋 麵食 外食族 食物中毒 米飯 米酵菌酸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