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華山沉浸式體驗「轉角遇眷你—眷村文化記憶展」講座、影展…隆重開幕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轉角遇眷你─眷村文化記憶展」12日一開幕就吸引許多文化界、學術界與政界人士蒞臨觀賞。(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轉角遇眷你─眷村文化記憶展」12日在華山文創園區Magic Box數位故事館正式揭幕,以沉浸式體驗手法,開啟一場關於遷臺與眷村的記憶之旅。透過光影、實物與影像交織,再現1949年後來臺軍民的遷徙歲月與日常生活,展期至6月22日,免費開放參觀。

這項展覽由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與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共同主辦。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表示,華山的展覽場區原本是日治時期的臺北酒工場及樟腦工場,如今成為文化與創意薈萃的藝文地標,見證了台灣從殖民、戰後重建,到今天多元開放的歷程,因此在華山這個特殊的場域展覽遷臺文化史,別有意義。

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理事長謝小韞表示,做眷村工作雖然不是主流,無法得到掌聲,但卻能為歷史留下見證。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理事長趙怡提到,所幸有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及眷盟這樣的有心人士協助書寫歷史、搶救歷史紀錄,並舉辦「轉角遇眷你」這樣的展覽,精神令人感佩。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指出,兩岸良好的互動可讓臺灣增加許多國際空間,多舉辦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可以增進兩岸年輕人的互動與了解,減少戰爭發生的可能,他鼓勵基金會可多從事兩岸交流活動。現場出席的前立委吳斯懷也是眷盟製作的影片《傷痕:老兵的故事》主角之一。

「轉角遇眷你」特展規劃多個精彩展區,透過珍貴的文物、歷史照片、影音紀錄以及情境復原,重現眷村生活的點滴。展區中不僅能看到眷村居民的日常用品,感受他們曾經的生活溫度,更能透過互動裝置,體驗眷村特有的飲食文化與節慶習俗。展覽特別邀請了多位眷村物主提供其珍藏的個人物品,讓觀者得以近距離感受眷村歲月的痕跡與情感的厚度。

▼▲「轉角遇眷你」系列講座(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轉角遇眷你」特展以四大主題區呈現,搭配「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系列人物影像與珍貴文物展品,完整勾勒戰後來臺的時代軌跡:

第一展區「遷徙渡海」,以海面投影開場,重現當年軍民翻越黑水溝、漂泊來臺的驚險歷程,並展示林海音、郭魯生、高秉涵等人的渡海手稿與船票。

第二展區「眷村歲月」,則呈現眷村生活智慧與人情味,包括以軍用廢料打造的生活用品、美援麵粉袋、童年遊戲等,喚起觀者記憶中的竹籬笆歲月。

第三展區「眷村光影」,透過沉浸式光影場域,讓觀者步入日式農村與現代都會交錯的時空,見證眷村與城市共存共融的演變。

第四展區「時代印記」,展示早期愛國獎券、新臺幣與金馬地區特殊貨幣,讓人一窺當年臺灣的經濟與社會變遷。

展覽期間同步舉辦「遷臺歷史與眷村文化系列講座」與「離亂與傷痕系列影展」,邀請王壽來、謝小韞、胡為真、李俊賢等知名學者與文化實踐者,從戰爭、影像、歷史與文化保存多重面向切入,帶領觀眾更深入理解這段臺灣記憶。 影展則精選《離亂之歌》《傷痕:老兵的故事》《故人故居故事》《念念眷村》等紀錄片,以影像方式記錄跨世代遷徙生命。

展覽資訊

 

▼▲到華山沉浸式體驗「轉角遇眷你—眷村文化記憶展」隆重揭幕,直到6月22日都免費參觀(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老兵 轉角遇眷你 華山沉浸式體驗 眷村文化記憶展 謝小韞 石靜文 趙怡 吳斯懷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