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暫緩期限將至!川普「一國兩稅」防洗產地 中國全球布局減對美依賴
編譯連國程/綜合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限將至,總統川普(Donald Trump)5月調降對中國的關稅至30%,最終的稅率尚未公布,然而《金融時報》指出,近期許多中國企業將商品出口至東南亞,再洗產地到美國,藉此規避對等關稅,川普也出招防堵中國。
▲川普對等關稅暫緩期限將至,美東時間7日就會陸續寄信通知各國。(圖/翻攝白宮官網)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中國5月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價值,比去年同期減少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354億元),下降43%,然而根據中國官方資料,中國5月整體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4.8%,原因是對東南亞國家及對歐盟的出口貿易大幅增加,補足對美貿易的缺口。
另一方面,美國上週宣布對越南的關稅為20%,但是透過越南轉運的商品會被課40%,此舉也被認為是防堵中國商品洗產地,《金融時報》指出,美國接下來可能會如法炮製,分別訂出對等關稅,以及透過該國轉運的關稅,目前還有數十個國家尚未與美國達成協議,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美東時間6日表示,若貿易夥伴不盡快與美國談判,8月1日就要恢復到4月解放日公布的既有稅率。
《金融時報》引述顧問公司「凱投巨集觀」(Capital Economics)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說,他們觀察到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次美中貿易戰產生一個立竿見影的轉變:美國對中國的進口減少、對越南及墨西哥的進口增加,這也刺激越南的製造業發展,如今川普的對等關稅又帶來新的改變:中國5月對越南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30%、對印尼的出口則是增加25%。
許多跨國企業也積極調整供應鏈,《金融時報》指出,川普關稅對印度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智慧型手機,因為蘋果公司決定最快在2026年,將產線移到印度,報導引述印度智庫「全球貿易研究計畫」(Global Trade Research Initiative)創辦人斯里瓦斯塔瓦(Ajay Srivastava)表示,印度5月對美國出口成長17%、對中國及香港的進口則大幅增加22.4%,這代表全球供應鏈正在迅速應變關稅。
中國在過去幾個月來也積極尋找新的貿易夥伴,對象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歐洲國家,《金融時報》指出,自從川普4月宣布取消中國商品「小額免稅」的優惠後,中國就大幅降低對美國的出口、另覓合作對象,報導引述歐盟官員指出,中國近期大量傾銷低價商品至歐洲,他們也計畫對中國貨物收取手續費。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