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出500萬頭期款買房卻遭嫌棄 母控兒子忘恩:現在把我們當仇人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許多父母會幫兒子出頭期款買房,後續貸款和房子歸屬卻掀起家庭革命。(示意圖)
「兒子現在把我們當仇人!」一名母親在論壇發文痛訴,兩年前為幫獨子購屋,夫妻倆拿出500萬元作為預售屋頭期款,沒想到從裝潢爭議、提前婚事,到最後兒子欲賣房赴日留學,親子關係全面決裂。她質疑,自己一路為兒子付出一切,為何換來的是指責與絕情?這篇匿名貼文引爆網友熱議,也掀起社會對「父母資助買房」的廣泛討論。
從愛出發卻釀親情裂痕 500萬資助變成衝突導火線
根據該名媽媽在 Dcard的貼文,她與丈夫都是非六都的基層公務員,一輩子省吃儉用、理財保守,只擁有一間房、一部車。兩年前,在兒子讀研究所期間,夫妻倆出資500萬元協助購買預售屋,還擔任貸款保人,原希望為孩子築好未來的基礎,其餘600萬元則由兒子日後負責還貸。
然而房屋尚未完工,兒子與女友便主張更動格局並簽約裝潢,引發家中不滿,且兒子堅持提早結婚也讓兩老措手不及。雖不滿意,但為尊重兒子意願,父母最終仍選擇支持。
▲即使是未娶進門的女友,也會有婆媳問題。(示意圖/免費圖庫PhotoAC)
兒子突宣布要赴日定居 母心碎收回房產斷金援
衝突最終在今年農曆新年爆發。兒子返家突告知,將與女友赴日留學,並計畫出售該房支付費用。原PO夫妻強烈反對,表示當初已明示該筆資金僅限用於買房,不得挪作他途。兩老對此深感受傷,最終決定將產權轉回自己名下,自行承擔剩餘貸款,也中止所有財務援助。
此舉卻引發兒子反彈,雙方爆發激烈爭執,甚至說出讓父母心碎的話:「跟女友在一起讓我感到人生真正的快樂,你們只會給我帶來負能量和痛苦!你們只在乎錢。」回憶起從小栽培孩子,還擔心兒子出社會壓力大,跟他說「不會要半毛孝親費」,卻沒想到把兒子寵成不懂感恩的人。原PO無奈感嘆:「兒子現在把我們當成仇人一樣,我不解這個過程究竟做錯了什麼?」
疑似知情人留言爆內幕 兒子曾嘲笑父母「錢好騙」?
這篇貼文引來一則爆料留言,自稱是兒子的朋友指稱,原PO兒子曾私下表示「父母的錢超好騙」,甚至與女友聯手算計兩老,「不要覺得妳兒子無辜、很乖,小孩們私下都很醜陋,尤其是你們幫他買房......,就看妳自己願不願意相信。」引發社群廣泛討論。
▲律師建議,父母幫出頭期款或買房給兒子,應考慮透過贈與契約、共有登記或借名登記保護自身權益。(示意圖)
網友論戰兩極:是父母溺愛,還是兒子無情?
部分網友認為原PO過度介入孩子人生,當孩子長大進入婚姻、職場或自我實現階段時,若父母未適時退位,會讓孩子產生「被窒息」的感覺,「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開口,就不需要出手」、「你給了,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也有人力挺原PO:「兒子和女友太自私,還想賣掉父母贊助的房,憑什麼?」
另有網友提醒:「投資不該只求回報,愛也一樣。想讓孩子懂感恩,不是給錢,而是教他如何承擔。」強調在親子關係中,愛不能變成控制。若父母以金錢換取掌控,孩子容易產生逆反甚至疏離感。
家庭財務需劃清界線 律師建議訂立書面協議保權益
針對類似「資助子女買房」後發生糾紛的情況,楊晴翔律師曾在「 瑩真律師」YouTube頻道分析父母為子女買房法律風險,楊律師指出,若父母贈與大筆資金購屋,應考慮透過贈與契約、共有登記或借名登記保護自身權益,許多父母習慣口頭約定,實際上若日後發生爭議,法院難以釐清金流與所有權歸屬。